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6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诺!”
  董安于退下后,回到自己的官邸,在屋是呆坐了许久。
  思索一番后,最终还是决意提笔写道:
  『安于自幼受赵氏恩惠,只因不忿邯郸所为,竟让赵氏惨遭大乱,甚至还因此而牵连了子明先生和苌老先生,此皆安于之罪也!
  既我死之而晋国宁,赵氏定,余将焉用生?人谁不死,吾死莫矣!』
  董安于写完之后,犹豫片刻,死后却亦是毅然悬梁自尽而亡……
  待到赵鞅知晓此事,便犹如是晴天霹雳一般!一时间甚至是不敢相信,等赶到董安于官邸,见其尸身,才知这一切竟都是真的!
  赵鞅跪下,一边轻抚着董安于的尸身,一边不禁是失声痛哭道:
  “阏于,阏于啊……”
  李然也是立刻闻询赶来,在看了董安于留下的绝笔信之后,李然也是陷入了一阵深思之中。
  赵鞅在一旁,很快便是从悲伤中走出,在安顿好董安于的灵堂之后,和李然是来到了后厅见面。
  李然先是不由暗叹一声:
  “将军……没想到阏于看似儒懦,竟也是如此任义豪迈……”
  赵鞅也颇为感觉到无奈,只言道:
  “确实是有些过于突然了。昨天他来找我,便是是如此做。当时我执意不肯,谁知……他竟然……哎,阏于!阏于啊!”
  赵鞅又是一阵捶胸顿足,伤心欲绝,李然触景感怀,也是不由潸然动容。
  李然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暗行众在从中捣鬼。
  他当然也想过荀跞可能在事后不会让赵氏如此顺遂,但是他也还真的没有想到,暗行众竟会如此迅速的来找到荀跞。
  而由于暗行众的直接介入,显然是让荀跞的这一铲除赵氏的计划是大大提前了。
  而且,既然暗行众已经有所行动,那也就变相的说,如今赵氏所需要面对的,就绝不仅仅是一场晋国的内乱了。他和赵鞅要一起面对的,将是整个藏匿于天下各处的暗行众!
  苌弘在周王室那边替李然“顶罪”。董安于则是替赵氏“顶罪”,再加上有天下士人纷纷为苌弘鸣不平。如此一来,赵鞅和李然的罪责自然也就减轻了许多。
  李然微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又是继续道:
  “将军,我们如今需得尽早赶回绛城!荀跞那边,将军还是要与他处好关系,由其主内,将军则可攘外。荀跞虽然是一个心腹大患,但是将军眼下的危难,依旧是在外而不在内!”
  李然也是从悲伤中走出,他深知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更不是提报仇的时候。
  赵鞅看到李然神态坚定起来,也是擦了擦眼泪,拱手道:
  “先生所言甚是,一切都听先生的。”
  李然又是微微点了点头,二人一齐又来到了灵堂,是一起替董安于守灵。
  而李然也在其灵前,心中默默是立下了重誓:
  “我李然今日便在阏于灵前起誓,李某必助赵氏匡正天下!以告慰阏于你,与家师的在天之灵!”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