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64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赵鞅为祭奠李然的尊师,也是在晋阳做得一处灵堂。
  李然跪在灵牌前面,想起幼年时和苌弘一起求的经历,不由得是潸然泪下。李然自记事起,父亲便不知所踪,他跟着苌弘学习,如父如师。
  李然每念至此,便是伤心欲绝,对于眼下的局势也无心再想。
  但另一边,董安却是于苌弘之死中,好似是找到了一个破局之法!
  是夜,董安是直接是找到了赵鞅。
  赵鞅见董安于深夜到访却也是不由一惊:
  “阏于何故深夜前来?”
  董安于一见赵鞅,便是开口言道:
  “只因安于想到一法,或可助主公度过此难!”
  赵鞅惊问:
  “哦?是何主意?”
  这时,只见董安于又是一个拱手,并是与赵鞅分析道:
  “主公,苌老先生之死,虽然对子明先生而言,是为不幸!但是对将军而言,却是可为破局之法!”
  “苌老先生德高望重,其临终遗言几尽为子明先生开脱之意。如今此书已为天下世人所共知,子明先生必可得世人同情!由此,子明先生可无忧矣!”
  “只不过,晋国的新律却也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主公亦将无信于天下!日后若得荀跞再旧事重提,只怕主公也将难以应付!”
  “所以,眼下只需要再在找一个人,顶其‘首祸’之罪,那么主公回绛城便指日可待!”
  赵鞅不由是叹息道:
  “话虽如此……但是又有何人能够顶罪?”
  这时,只见董安于是突然跪拜在地,并稽首道:
  “主公!臣安于,愿为此事!”
  第八百三十章 董安于配享太庙
  赵鞅听到这话,不由一阵惊骇,并是立刻起身果断拒绝道:
  “不可!此事断然不可!”
  董安于却也是立刻跟进,并是急切道:
  “苌弘老先生既能以师尊之名,替子明先生是扛下了罪责!安于也愿效法苌老先生,替主公挡下此番恶名!”
  “至于安于,既已筑成晋阳,便已是不辱使命。安于愿为此事,以成全主公之大功!”
  赵鞅却依旧是正色言道:
  “不可!阏于乃是我赵氏的功臣,我赵鞅虽偶使小诈,却也算得是光明磊落!阏于此举,岂不是要陷我于不义?此事休要再提,至于晋侯这边,本卿自会想办法处置,不劳你动得这一番心思!”
  董安于却还想再言,但话到了嘴边又无法说出口。
  因为他知道,赵鞅为人极为固执,绝不会轻易被他说动,所以他如今再言也是无用。于是,他只得是应声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