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番外 定风波(十九)(3 / 5)
他们家人还当真去告状了?皇上居然信了?
贺大人眼前一黑,气得差点再度晕厥过去。
他们好不容易才收拾出如今的向好局面,要是再给上官家,或是哪里来的搅屎棍一通胡搅蛮缠,让疫病再度爆发。远的不说,就今年春耕,可如何是好?
不行,
这绝对不行!
京城。
元宵节就这么热热闹闹,又冷冷清清的过了。
说热热闹闹,是因为皇上还是按旧例,上城楼与民同乐了,太子殿下也将准备好的节目献上。
不是靡费钱财的歌舞表演,而是遴选了一批京城普通人家的孩童,俱是六岁至十二岁左右,启蒙读书没几年,每人都提着一盏自家手工糊的小花灯,在城楼下摆成一个大圆灯笼模样,请各位贵人点单。
童声朗朗,稚气未脱。
背诵诗文,背诵经书。
当然这个不白点,得给钱。
给的钱就是捐助的义款,给朝廷赈灾。
给钱多的,不时还能随着指挥,变幻出国泰民安,太平如意等等祝福的话语,十分的吉祥喜庆。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好极了。
连成帝看了,都无可指摘。
能让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到御前表演一次,得是他们这一生多大的荣耀?就连他们家中的父母亲戚邻居,都是与有荣焉。
就算实在八竿子打不着,知道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令所有的京城百姓备受鼓舞。
于是,都不等动员,城楼下的那些百姓们,就主动捐款了。就算不是有钱人,穷人家扔出三五个铜板,不也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而普通百姓都这般出力,那些有钱人家,官宦名门又怎好落后?
人都是有同理心的。
在一个善良友好的氛围里,就连原本小气的人,都愿意大方一回。
眼看着善款装满了一筐又一筐,比预计的多出数倍,还有好多妇人摘下金银钗环掷来,成帝在城楼上深施一礼,谢过全城百姓,又命人将所有钱财,不拘多少,一定要登记清楚,妥当收起,用到实处。
回头还要公诸天下,得让百姓知道这笔钱用到了哪里,帮助了什么人。
随后那些宗室皇亲又献上花灯,捐助善款,就更显得场面热闹了。
可是想想之前还差点错怪了儿子,成帝高兴之余,心里又颇有些不是滋味。
他心中清楚,儿子这么做,也是替他这个父皇收拢民心呢。
别看今儿这事,是太子殿下做的,听说主意还是皇孙殿下出的,灵感来自于金光侯为升平公主某次祝寿。但百姓们多半会记住的,还是今日表演时,站在城楼上的天子。
成帝眼角往旁边一瞟,还能看到与他一同站在城楼上的颜皇后。
却跟皇上隔得远远的,客客气气,相敬如宾,除了在臣民前装装样子,旁的一句话也不多话,一个眼神也没多瞟。 ↑返回顶部↑
贺大人眼前一黑,气得差点再度晕厥过去。
他们好不容易才收拾出如今的向好局面,要是再给上官家,或是哪里来的搅屎棍一通胡搅蛮缠,让疫病再度爆发。远的不说,就今年春耕,可如何是好?
不行,
这绝对不行!
京城。
元宵节就这么热热闹闹,又冷冷清清的过了。
说热热闹闹,是因为皇上还是按旧例,上城楼与民同乐了,太子殿下也将准备好的节目献上。
不是靡费钱财的歌舞表演,而是遴选了一批京城普通人家的孩童,俱是六岁至十二岁左右,启蒙读书没几年,每人都提着一盏自家手工糊的小花灯,在城楼下摆成一个大圆灯笼模样,请各位贵人点单。
童声朗朗,稚气未脱。
背诵诗文,背诵经书。
当然这个不白点,得给钱。
给的钱就是捐助的义款,给朝廷赈灾。
给钱多的,不时还能随着指挥,变幻出国泰民安,太平如意等等祝福的话语,十分的吉祥喜庆。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好极了。
连成帝看了,都无可指摘。
能让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到御前表演一次,得是他们这一生多大的荣耀?就连他们家中的父母亲戚邻居,都是与有荣焉。
就算实在八竿子打不着,知道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令所有的京城百姓备受鼓舞。
于是,都不等动员,城楼下的那些百姓们,就主动捐款了。就算不是有钱人,穷人家扔出三五个铜板,不也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而普通百姓都这般出力,那些有钱人家,官宦名门又怎好落后?
人都是有同理心的。
在一个善良友好的氛围里,就连原本小气的人,都愿意大方一回。
眼看着善款装满了一筐又一筐,比预计的多出数倍,还有好多妇人摘下金银钗环掷来,成帝在城楼上深施一礼,谢过全城百姓,又命人将所有钱财,不拘多少,一定要登记清楚,妥当收起,用到实处。
回头还要公诸天下,得让百姓知道这笔钱用到了哪里,帮助了什么人。
随后那些宗室皇亲又献上花灯,捐助善款,就更显得场面热闹了。
可是想想之前还差点错怪了儿子,成帝高兴之余,心里又颇有些不是滋味。
他心中清楚,儿子这么做,也是替他这个父皇收拢民心呢。
别看今儿这事,是太子殿下做的,听说主意还是皇孙殿下出的,灵感来自于金光侯为升平公主某次祝寿。但百姓们多半会记住的,还是今日表演时,站在城楼上的天子。
成帝眼角往旁边一瞟,还能看到与他一同站在城楼上的颜皇后。
却跟皇上隔得远远的,客客气气,相敬如宾,除了在臣民前装装样子,旁的一句话也不多话,一个眼神也没多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