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劝训教诲(3 / 4)
也许很难被那些看透“世情”的现实派所理解。
但终归是一类“人生观”,他无须蔑视你的“聪明”,也不在乎你把他当“傻冒”。
人生的价值可以用任何形式来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力去做自己的选择。
赵国上下,都因为信陵君是在最危难的时刻拯救了自己,“存亡继绝”之德没齿难忘,所以对公子极为尊崇。
举行入城式时,平原君身着戎装,背弓挎剑,在万人夹道的欢呼中亲自前导开路,一直送到最高级的驿馆。
信陵君此时虽然风光无限,却是有家难归,最后决定留居赵国。
赵王与平原君对这个决定当然非常欢迎,但如何对待公子,却颇费斟酌:
以公子的功劳,倾国献之不为过。
欲封公子五城,又怕嫌少……
信陵君听到这个消息只一笑:
“我一生何曾计较过财物的多少?
不过赵王未免小气,把赵土分一半给我也不算过分吧?”
门客们也附合着哈哈大笑:
“就是!整个赵国都是公子从秦人手里夺回来的嘛!”
唐雎呼地站起来,严肃地盯住信陵君:
“公子!你错了!不应该说出这种话来!”
信陵君不禁愕然:
“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嘛。”
唐雎仍沉着脸:
“就从这一句‘玩笑’里,已经能让人体会出您自居救赵首功的骄倨心态。
公子,难道您真忘了,这个胜利是用多少人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吗?
不错,众人之力是因公子而凝集,然而公子也是依靠众人之力而成功。
公子与众人,相辅相成,怎么可以此做为自己骄傲的资本?”
有位门客不服气:
“虽然大家都出力,可谁能比公子的功劳大?”
唐雎叹口气:
“公子以‘义’名满天下,救赵者,尽义而已,有什么功劳可言?
就算公子应居功,岂不闻:
受人之施,刻骨不忘;
施之于人,随风而去,方为君子。 ↑返回顶部↑
但终归是一类“人生观”,他无须蔑视你的“聪明”,也不在乎你把他当“傻冒”。
人生的价值可以用任何形式来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力去做自己的选择。
赵国上下,都因为信陵君是在最危难的时刻拯救了自己,“存亡继绝”之德没齿难忘,所以对公子极为尊崇。
举行入城式时,平原君身着戎装,背弓挎剑,在万人夹道的欢呼中亲自前导开路,一直送到最高级的驿馆。
信陵君此时虽然风光无限,却是有家难归,最后决定留居赵国。
赵王与平原君对这个决定当然非常欢迎,但如何对待公子,却颇费斟酌:
以公子的功劳,倾国献之不为过。
欲封公子五城,又怕嫌少……
信陵君听到这个消息只一笑:
“我一生何曾计较过财物的多少?
不过赵王未免小气,把赵土分一半给我也不算过分吧?”
门客们也附合着哈哈大笑:
“就是!整个赵国都是公子从秦人手里夺回来的嘛!”
唐雎呼地站起来,严肃地盯住信陵君:
“公子!你错了!不应该说出这种话来!”
信陵君不禁愕然:
“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嘛。”
唐雎仍沉着脸:
“就从这一句‘玩笑’里,已经能让人体会出您自居救赵首功的骄倨心态。
公子,难道您真忘了,这个胜利是用多少人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吗?
不错,众人之力是因公子而凝集,然而公子也是依靠众人之力而成功。
公子与众人,相辅相成,怎么可以此做为自己骄傲的资本?”
有位门客不服气:
“虽然大家都出力,可谁能比公子的功劳大?”
唐雎叹口气:
“公子以‘义’名满天下,救赵者,尽义而已,有什么功劳可言?
就算公子应居功,岂不闻:
受人之施,刻骨不忘;
施之于人,随风而去,方为君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