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劝训教诲(2 / 4)
他上采《春秋》下观近世,写《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以刺讥国家之得失。
世传之曰《虞氏春秋》。
但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他的大作。
可能是因为太穷没钱,也不愿去拉“赞助”,更不愿意炫耀自己两任相国当“名人”。
所以《虞氏春秋》未能正式出版,原稿后来也就散失,实为可惜,却又无奈。
不过,只是为了“自娱”,所以他可能不会感到遗憾。
不久,鲁仲连也走了。
在庆功宴上,平原君满怀激情地历数鲁仲连在保卫邯郸中所做的贡献:
从挫败“帝秦”的阴谋,到日夜奔走、筹谋划策、一再出奇制胜的辛劳,简直数不胜数。
最后宣布赵王的决定:
请鲁先生继出走的虞卿为相国。
“相国”的权势、地位,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国王,是文武百官中富贵荣华之首。
多少人为之费尽心机争夺终生,却都可望而不可及。
鲁仲连却一揖避谢:
“为邯郸尽薄力,本我辈份内之事,微不足道,何须挂齿?
而且我不过是跑腿学舌,真正做实事的还不愿意露面呢。
来喝今天这杯酒,已是贪人之功,这相国之位更不敢当。
鲁仲连乃山野村夫,只愿随风漂游,受不得礼法拘束;
为富贵而被咄于人,非我之志,赵国人才济济,何必明于外而昧于内?”
赵王和平原君见鲁仲连不愿为官,十分过意不去,又命人捧千金相赠。
鲁仲连摆手一笑:
“我孤身一人,四海为家,天下人有衣食我便可免饥寒,所求足矣,要金钱何用?
我们这类人所以能得天下的亲昵,就是因为能为人排忧患、解纷乱而毫无所取。
如果收取报酬,岂不成了市井商人做交易?
这些金钱,大王还是留给战乱后的军民重建家园吧!”
三杯酒过,鲁仲连一揖而别,终身不再相见……
太史公对鲁仲连也有评价:
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
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
这种淡视富贵、钱权如闲云野鹤,以适合自己的意愿为快乐的风格。 ↑返回顶部↑
世传之曰《虞氏春秋》。
但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他的大作。
可能是因为太穷没钱,也不愿去拉“赞助”,更不愿意炫耀自己两任相国当“名人”。
所以《虞氏春秋》未能正式出版,原稿后来也就散失,实为可惜,却又无奈。
不过,只是为了“自娱”,所以他可能不会感到遗憾。
不久,鲁仲连也走了。
在庆功宴上,平原君满怀激情地历数鲁仲连在保卫邯郸中所做的贡献:
从挫败“帝秦”的阴谋,到日夜奔走、筹谋划策、一再出奇制胜的辛劳,简直数不胜数。
最后宣布赵王的决定:
请鲁先生继出走的虞卿为相国。
“相国”的权势、地位,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国王,是文武百官中富贵荣华之首。
多少人为之费尽心机争夺终生,却都可望而不可及。
鲁仲连却一揖避谢:
“为邯郸尽薄力,本我辈份内之事,微不足道,何须挂齿?
而且我不过是跑腿学舌,真正做实事的还不愿意露面呢。
来喝今天这杯酒,已是贪人之功,这相国之位更不敢当。
鲁仲连乃山野村夫,只愿随风漂游,受不得礼法拘束;
为富贵而被咄于人,非我之志,赵国人才济济,何必明于外而昧于内?”
赵王和平原君见鲁仲连不愿为官,十分过意不去,又命人捧千金相赠。
鲁仲连摆手一笑:
“我孤身一人,四海为家,天下人有衣食我便可免饥寒,所求足矣,要金钱何用?
我们这类人所以能得天下的亲昵,就是因为能为人排忧患、解纷乱而毫无所取。
如果收取报酬,岂不成了市井商人做交易?
这些金钱,大王还是留给战乱后的军民重建家园吧!”
三杯酒过,鲁仲连一揖而别,终身不再相见……
太史公对鲁仲连也有评价:
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
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
这种淡视富贵、钱权如闲云野鹤,以适合自己的意愿为快乐的风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