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丰阳郡主面色一凝,随机冷笑道:“若非如此,这沈家的四少夫人,有的是姑娘们抢破头来做。”
没想到她竟会对她如此直接,倒把婧怡说得愣住,半晌没有话讲。
想了想,索性也直接了当地问:“只不知娘娘要我嫁入王府做什么,总不会是为武英王府挣一块贞节牌坊罢。”
丰阳郡主嗤笑一声:“未免太小瞧我沈家,”顿了顿,正了颜色,道,“其实这件事对你也有好处。你在这种情况下嫁入王府,虽然身份低微,但上至王爷王妃,下至奴仆杂役,无不会对你恭敬有加。但是,如果能过继一个孩子在名下,不仅地位更加稳固,也可聊解寂寞。日后孩子长大成人,你也就熬出了头。”
听了这话,婧怡忽地一笑:“如此,沈四爷有妻子为他守节、子孙敬奉香火,总不再是个孤魂野鬼,泉下有知,想必是能瞑目了。”
这话说得已十分刻薄,丰阳郡主却没有反驳,只是面色十分难看,半晌方朗声道:“不错。”
第43章 卖身
“好,我嫁,”婧怡望着丰阳郡主,目光坚定,“不过我有几个条件。”
丰阳郡主点头道:“你说。”
“第一,嗣子人选必须由我来定,总归是未满周岁的孩子。待定下人选,还请贵妃娘娘下一道过继的懿旨,开宗祠改族谱的仪式则要请武英王亲自主持,郡主娘娘在旁观礼。”
过继嗣子,最麻烦的便是亲生父母夹缠不清。小时还好些,等嗣子长大成人、羽翼渐丰,若心中顾念的只有亲生父母,那养母便将处境尴尬,又是孤苦一人,只怕要晚景凄凉。
因此,必须要选那年幼不记事的孩子,身份不必太高,再请沈贵妃、武英王、丰阳郡主三尊大神作靠山,想那嗣子的亲生父母必定不敢轻易前来纠缠。她再将其精心教养成人,虽不会刻意隐瞒其身世,但生恩不如养恩,他即便仍顾念亲生父母,想来也不会辜负养母。
当然,也不能将希望全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上。
因此,等丰阳郡主点头同意,便又接着道:“第二,京城东西大街的铺面,我要十间,五间记在我名下,会作为嫁妆一并带入王府,另五间则写在我母亲名下。另要两座三进小院,不拘什么地方,在城里就行。”
丰阳郡主尚未开口说话,那自称沈贵妃亲信的中年嬷嬷已变色道:“好个贪得无厌的小娘子,竟要狮子大开口么,你这是结亲还是卖身?”
“自然是卖身,”婧怡自嘲一笑,讽刺道,“难道,只许别人卖我,不许我自卖么?”
丰阳郡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道:“好,都应承你。”
婧怡闻言,面色不变,接着道:“这第二件事还没有说完……我要一千亩上等良田,五百亩在保定府,要带一个农庄,这作为我的陪嫁。另五百亩选在湖州,也要有庄子,记在我母亲名下。”
丰阳郡主想了想,笑道:“想得倒是周全。这些不过都是身外之物,换你这样一个厉害媳妇儿,值。”因又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
婧怡略一沉吟,朗声道:“既是待贾而沽,自然有个限度,我就再说一件,凑满三件事即可,”微微一顿,才接下去道,“承蒙王爷与江大人抬爱,我父亲得以重入仕途。不过,您们可曾听说,家父患有耳疾?”
丰阳郡主一愣,道:“倒是不曾听闻。”
“那也寻常,家父是前些时日受了伤才左耳致聋……可能他老人家为国尽忠之心愈盛,竟未向朝廷禀明此事。”
“你的意思,令尊这官是做不得了?”
“不,这是他费尽心思自卖亲女才换来的官位,怎好轻易失去?”婧怡微微摇头,眼中微冷,“不过,他身体素来不好,往后在江大伯父手下办差,还请伯父照顾一二,只拣些轻闲活他做也就是了……有朝一日若我兄长能金榜题名,伯父不如将善心用在家兄身上,多多提携。至于家父,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能在正五品上致仕荣养,便已极好了。”
丰阳郡主早已听清她话中意思,遂笑道:“说得不错,须知正五品乃是一个槛儿,跨过去了自然步步高升,但过不起的才是十之八九。”
……
……
王氏省过神来时,花厅里早已恢复了寂静。什么丰阳郡主、宫里来的嬷嬷全都不见了,便是一向随侍在侧的王妈妈也没了踪影。
她发觉自己正半靠在上首太师椅上,左下手的圈椅中还坐着一个人,瘦弱、苍白、沉默、寂寥。
正是她宝贝了十四年的女儿,是那个她心目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痴丫头。 ↑返回顶部↑
没想到她竟会对她如此直接,倒把婧怡说得愣住,半晌没有话讲。
想了想,索性也直接了当地问:“只不知娘娘要我嫁入王府做什么,总不会是为武英王府挣一块贞节牌坊罢。”
丰阳郡主嗤笑一声:“未免太小瞧我沈家,”顿了顿,正了颜色,道,“其实这件事对你也有好处。你在这种情况下嫁入王府,虽然身份低微,但上至王爷王妃,下至奴仆杂役,无不会对你恭敬有加。但是,如果能过继一个孩子在名下,不仅地位更加稳固,也可聊解寂寞。日后孩子长大成人,你也就熬出了头。”
听了这话,婧怡忽地一笑:“如此,沈四爷有妻子为他守节、子孙敬奉香火,总不再是个孤魂野鬼,泉下有知,想必是能瞑目了。”
这话说得已十分刻薄,丰阳郡主却没有反驳,只是面色十分难看,半晌方朗声道:“不错。”
第43章 卖身
“好,我嫁,”婧怡望着丰阳郡主,目光坚定,“不过我有几个条件。”
丰阳郡主点头道:“你说。”
“第一,嗣子人选必须由我来定,总归是未满周岁的孩子。待定下人选,还请贵妃娘娘下一道过继的懿旨,开宗祠改族谱的仪式则要请武英王亲自主持,郡主娘娘在旁观礼。”
过继嗣子,最麻烦的便是亲生父母夹缠不清。小时还好些,等嗣子长大成人、羽翼渐丰,若心中顾念的只有亲生父母,那养母便将处境尴尬,又是孤苦一人,只怕要晚景凄凉。
因此,必须要选那年幼不记事的孩子,身份不必太高,再请沈贵妃、武英王、丰阳郡主三尊大神作靠山,想那嗣子的亲生父母必定不敢轻易前来纠缠。她再将其精心教养成人,虽不会刻意隐瞒其身世,但生恩不如养恩,他即便仍顾念亲生父母,想来也不会辜负养母。
当然,也不能将希望全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上。
因此,等丰阳郡主点头同意,便又接着道:“第二,京城东西大街的铺面,我要十间,五间记在我名下,会作为嫁妆一并带入王府,另五间则写在我母亲名下。另要两座三进小院,不拘什么地方,在城里就行。”
丰阳郡主尚未开口说话,那自称沈贵妃亲信的中年嬷嬷已变色道:“好个贪得无厌的小娘子,竟要狮子大开口么,你这是结亲还是卖身?”
“自然是卖身,”婧怡自嘲一笑,讽刺道,“难道,只许别人卖我,不许我自卖么?”
丰阳郡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道:“好,都应承你。”
婧怡闻言,面色不变,接着道:“这第二件事还没有说完……我要一千亩上等良田,五百亩在保定府,要带一个农庄,这作为我的陪嫁。另五百亩选在湖州,也要有庄子,记在我母亲名下。”
丰阳郡主想了想,笑道:“想得倒是周全。这些不过都是身外之物,换你这样一个厉害媳妇儿,值。”因又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
婧怡略一沉吟,朗声道:“既是待贾而沽,自然有个限度,我就再说一件,凑满三件事即可,”微微一顿,才接下去道,“承蒙王爷与江大人抬爱,我父亲得以重入仕途。不过,您们可曾听说,家父患有耳疾?”
丰阳郡主一愣,道:“倒是不曾听闻。”
“那也寻常,家父是前些时日受了伤才左耳致聋……可能他老人家为国尽忠之心愈盛,竟未向朝廷禀明此事。”
“你的意思,令尊这官是做不得了?”
“不,这是他费尽心思自卖亲女才换来的官位,怎好轻易失去?”婧怡微微摇头,眼中微冷,“不过,他身体素来不好,往后在江大伯父手下办差,还请伯父照顾一二,只拣些轻闲活他做也就是了……有朝一日若我兄长能金榜题名,伯父不如将善心用在家兄身上,多多提携。至于家父,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能在正五品上致仕荣养,便已极好了。”
丰阳郡主早已听清她话中意思,遂笑道:“说得不错,须知正五品乃是一个槛儿,跨过去了自然步步高升,但过不起的才是十之八九。”
……
……
王氏省过神来时,花厅里早已恢复了寂静。什么丰阳郡主、宫里来的嬷嬷全都不见了,便是一向随侍在侧的王妈妈也没了踪影。
她发觉自己正半靠在上首太师椅上,左下手的圈椅中还坐着一个人,瘦弱、苍白、沉默、寂寥。
正是她宝贝了十四年的女儿,是那个她心目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痴丫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