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沈氏想了想,犹豫道:“听你说来,倒也是个可怜孩子,往后只怕会记恨我们一辈子。”
  “娘娘!”丰阳郡主有些急,“别家孩子再可怜,我们也只顾得了自家的,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凤哥儿……”
  “别说了!”小沈氏面色一变,急急打断道,“就这么定了罢,这件事还得你出面去办。”
  丰阳一愣,反问道:“不请皇上赐婚?”
  “不,他答应我做这种损阴德的事,已经要背负千古骂名,我怎忍心叫他亲自下旨赐婚?罢了,我是祸国殃民的妖妃,为了自己的孩子,受千夫所指又何妨?”
  丰阳郡主闻言,爽朗笑道:“那敢情好,我也是一辈子的恶人,不怕再昨一回孽。”
  第42章 提亲
  王氏说,沈贵妃预备让她进宫固宠,侍奉已过不惑之年的皇上。
  婧怡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但究竟怎么一回事,却又说不上来。
  因此心乱如麻,烦躁异常。
  在屋里来回走了十几圈,终于一跺脚,将碧玉叫进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碧玉便点头应声而去,隔一日来回话:“奴婢让柱子哥着意打听,果然有所斩获。”
  原来,自婧怡进京,每回出门都是由王妈妈的儿子吴柱赶车,去江家也不例外。
  通常来说,丫鬟是要随侍着姑娘主子进内院的,但车夫们则只需将马车赶至二门即可。如江府这等规矩严肃的,外府的车夫只需将车赶至角门,自有江家的婆子换手把马车赶进去。
  因此,柱子每回去江家,不是在门房和小厮闲磕牙,就是躲到马房与那里的管事杂役喝些小酒,与这两处中人都混得十分熟稔。
  婧怡便想,她无从探听大人物们的心思,但或可自下人口中得些蛛丝马迹……掌管马匹车辆的马房与负责迎来送往的门房正是最好的下手之处。
  因吩咐吴柱请江家这两处的管事喝了回夜酒,第二日便得了些消息。
  碧玉小心翼翼打量着婧怡的面色,道:“江府那一日来了两位贵客,一位是宫里的贵妃娘娘,”见自家姑娘并未露出惊讶之色,才接着道,“另一位,是武英王。”
  武英王、丰阳郡主、沈贵妃正是嫡亲的兄妹,三人同时出现,绝非巧合。
  如果沈贵妃特意出宫是见自己这只小虾米,那武英王莅临江府,要见的又是……
  陈庭峰!
  婧怡神色大震,耳中嗡嗡作响,一时头脑昏沉,竟再无法理清其中头绪。
  碧玉见她那样,忙上前搀扶,又道:“他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但奴婢瞧着似乎并没什么相干……”
  婧怡勉强稳下心神,问道:“什么事情?”
  “三表少爷定亲了,定的是成国公家的二姑娘。”
  婧怡闻言,第一个反应是,姑母终于得偿所愿娶了个高门媳妇,往后总算要消停了。
  然后才猛地想起,成国公府的二姑娘,说得不就是蒋雪雁么?一向和婧绮最好,结果在观澜台反目成仇的那个蒋雪雁!
  她可是正经的国公小姐,虽是庶女,但出身摆在那儿,嫁个国公府、侯府家的庶出子孙总是妥妥的,怎么就定给了江临宁?
  要知道,江府没有爵位在身,所谓荣华富贵全系出长房,和出身三房的江临宁半分关系也没有。更何况三房乃庶出,江临宁这种并不打眼的子弟在陈家人看来是东床快婿,在那些簪缨世家眼里,就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庶嫡子。
  怎么就悄无声息地定下这样一门婚事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