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斯艾等人却觉得哪里有些熟悉,握拳敲了敲太阳穴, 努力回忆,接着,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乔治?qiaozhi?”
  “哈?”
  中方一时没有接上这个脑回路。
  “lin…qiao…zhi…”安斯艾试着认真念一遍这个名字。
  他眼睛睁大:“林专家是做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的中国george?”
  翻译:“……”
  george这个词大意是“土地, 土壤+耕作”,常被音译作乔治。
  但这会儿肯定不是翻译这个意义。
  但顺着翻译下来的话,林专家是巧枝?林专家是乔治?林巧枝是巧枝?
  翻译觉得这个翻译有点傻,不过这个问题本身就透着傻气,于是努力在中间翻译标准有关拖拉机的描述,以显示自己的专业。
  卢当山和贺红星相互看看,又看向安斯艾, 缓缓点头。
  红旗厂的工作看起来做得不错?
  “这太荒谬了!”前川亮太下意识地用力摇头,觉得这天方夜谭, 作为岛国,他们对小型拖拉机的需求其实更高,在美国可能还只有工业圈的人知晓,他们国内是连需求方都有所耳闻的程度。
  机械工业和化工工业的,这里面的跨度不说比海洋还大,起码是物理和化学的跨度吧?
  卢当山不觉得荒谬,他好声笑道:“那不是也推翻了咱们的结论,找到了埋藏的问题根源吗?”
  言下之意,你理解不了她,才觉得荒谬。
  前川亮太表情都有点绷不住,难道他还没有资格评价一个跨行过来的年轻人吗??
  法国技术团队见此都没忍住笑,然后被前川亮太投以同样的质问,笑容顿时气球一样瘪了。
  为什么都觉得中国方面愿意这样搞有点荒谬?
  因为工业领域有一个共识——很难进行穷尽测试、或者全覆盖测试。
  为什么呢?
  一个是条件无限,比如像是连续的物理量几乎可以无限取值,比如温度、压力,假设范围是100-800c,并不是测试七百个整点温度就算完全覆盖的,以0.5度为测试单位呢?以0.1为测试单位呢?为什么不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做测试呢?
  你觉得是无理取闹,但现实投产过后,就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遇到。
  再一个,有些极限条件,是有可能损坏设备的。
  比如全丘陵地形拖拉机,林巧枝即使设计了极限侧翻测试,也是一定会做好保护措施,翻了不会坏,人也要保障安全。但有些行业,特别是眼前这种一套设备就巨贵的,极限测试就不可能做太狠。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各行业都逃不开的成本问题了,测试所有组合的时间和资源,消耗的成本太大了!
  说实在的,林巧枝的全丘陵地形拖拉机,也只是测试了80%左右的通用性,也就是保障绝大多数正常情况下是适用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藏在世界广袤丘陵土地的沟壑之中,难以覆盖,甚至难以想象。
  比如有的路就一米宽,走个两个人都够呛,类似单人宿舍的上铺床,就不能妄想什么车能开进去了。
  但林巧枝主动提出这个方法。
  肯定不是纯靠愣头青的蛮劲,她从不做这种傻事,而是因为她心里隐隐知道范围和目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