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场测试中,她不留痕迹地建议相关的测试项目往前调整,基本有把握可以在前20%的测试中得到结果。
  大家也都是没有异议的,就好像鸡兔同笼问题摆在眼前,你是先数有几个鸡腿,还是先数有几个兔头,其实都无所谓。
  端上桌了,不管是红烧鸡腿,还是麻辣兔头,最终统统都是要吃到肚子里去。
  先吃后吃什么完全看个人喜好。
  这一场决策中,其实压力最大的,鼓起勇气扛下责任的还是纯属啥内情也不知道的领导。
  纯纯就是押宝,这就是林巧枝战绩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绝对信任了。
  测!
  测测测……
  工人干得是热火朝天,因为连他们都能听懂这是怎么回事,说糙一点,来点巴豆,看谁窜稀了,就是谁偷吃了,最重要的是,这是他们国家自己* 想出来的办法!
  很大可能证明,其实是另外三方的问题!
  炉管好好用着,从投产到坏才1200小时,结果一个个过来,都说是他们操作的问题,谁不憋屈?谁不觉得生气?
  他们为了能操作这个大家伙,学日语,国内培训,国外学习,日日不懈地努力了两年。随便抽一个人出来,一指就能说出30万吨器械里随便一条管线部件的具体名字,作用,操作方法,有几个单位的操作工人能学习到这个程度?
  就算真是操作问题,那也是国外技术培训教错了!
  林巧枝也是还在新鲜感正强的时候,学过东西的都知道,0-60分提分是最快的,林巧枝在机械工业里,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过这种海绵吸水一样的快乐了,自然是尽情的施展和探索。
  在这种比较笨的探索方法里,执行其实是最简单的,就是重复“投料+操作+检测”,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林巧枝尤其仔细且细心地照顾到了急冷系统。
  尤其是当同时进行的外部机械泄露排除之后,她就更有信心了,甚至是越做越自信。
  这个项目日本人心虚,那就说明很可能不是设计本身的问题。
  只要技术包本身没有问题,故障又在急冷系统的范围内,最麻烦的数百甚至上千的化学反应网络,就可以基本排除了。
  林巧枝还把这个发现,在会议室同步给了领导们。
  是的,现在很多领导都暗中驻扎在燕化了,就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处理问题。
  “日本方面有问题?”
  林巧枝点头:“我个人是这样感觉的。”
  她本身其实不是这种敏锐的人,她从小就练就了对别人情绪的钝感,否则无法如此坚定且执着地长大,但对日本方面的感觉,就属于先射箭后画靶了,她知道大概是哪一块的问题,所以对技术讨论中的驳斥会觉得更加突出且突兀。
  林巧枝起了个头,挑出了藏在毛线团中的线头。
  会议室里就立马的行动起来,还分别将技术团队、参会记录员等人分别找来一一单独询问,针对性的分析每一方说的话。
  带着针对性的结论去看,就真看出问题来了。
  日本方面绝对知道点什么,甚至很有可能收买了美国公司那个叫史考特的技术专家。
  但这种事就很唯心了,只能是怀疑,毕竟人家说的都是基于事实的正常技术推测。
  没有证据,任何技术推断只要符合逻辑,都是合理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