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3)
刘青青心跳急促了几分,她左右张望了一下,正午时分,远方的田地里已经有劳作的村民,赶着耕牛将肥沃的土地犁成垄。
被巨大的馅饼砸中,她懵逼的走到刘有山的身边,压低声音不确定道:“阿爹,这是不是盐井?”
“盐井?”
刘有山皱了皱眉头,先是不解,而后便是巨大的惊愕:“你说,这是可以晒盐的那种盐井?”
盐是什么,盐是可以像铜钱一样,直接兑换物品的硬通货啊。
若这眼井,真是是盐井,代表着这是一口聚宝盆,只要采出卤水,意味着无数的银钱滚滚而来。
他结结巴巴:“不能吧!”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没听说谁家挖出盐井来。
“要不,去问一问村长?”
刘青青已经冷静了下来,她都能穿越,挖出一口盐井来,确实不值得大惊小怪。
现在不完全确定是盐井,但八成是。要确定很简单,将井里的水带回去,煮干了便知晓。
她拉住被巨大惊喜砸晕的刘有山:“阿爹,现在还不确定呢,莫要走漏了风声!”
刘有山恍然回神,财帛动人心,这口井代表着巨大的财富,小小的刘家不一定守得住,恐怕还会带来灭顶之灾。
两人装模作样在四周晃了一圈回了家,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打招呼,刘有山僵着脸回应,大家看他脸色不自然,只当他心疼选的宅地基渗水,不痛不痒的安慰了几句。
接下来的几日,两人日日到地基里绕一圈,随身携带着水囊,将水囊里的水全换成井里的水,攒了一锅,呆呆的守在锅边煮水。
问就是喜欢看水翻滚的样子。
苏氏和刘慧兰抱怨:“你爹和妹妹真是疯魔了。”
刘慧兰若有所思,上次妹妹这么做的时候,弄出了河泥肥料,这次,估计又在鼓捣什么东西,她默默的多抱了几捆柴堆在锅洞口。
耗时一整天,烧完了一捆柴,看着锅底薄薄一层淡黄色的颗粒时,刘青青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难道,不是盐巴。
刘有山筷子尖,从锅底捻起一点,塞到嘴巴里尝了尝。
浓烈的咸味立马冲刺口腔,他兴奋一掌拍在刘青青肩膀上:“好丫头,真有你的,我们发财了!”
刘青青兀自怀疑:“盐不是洁白如雪么,咋个是淡黄色的哦!”
刘有山嘿嘿解释:“粗盐就是这样,有杂味,我们家吃的是细盐。”每次刘青青直接买细盐,还当她嘴巴挑剔,原来是根本不知道粗盐这回事。
两人将锅底一层淡黄色的颗粒全部铲了出来称量,锅里总共装水二十公斤,熬得粗盐一公斤,百分之五的出盐率。
市场上细盐一公斤600文,粗盐100文一公斤,熬煮一锅水,耗费柴火一挑,清水沟背靠大山,柴火不花钱,自己上山捡就行,刘家缺少劳动力,请村学里的孩子帮忙捡,一小担一文钱,凑够一大担需要五小担子,就是五文钱。即便按照县城市场价算,这么一挑柴火二十文。
他们这一锅盐的利润也有80文。
而且,他们取得是浅层的卤水,被稀释过,若深层的卤水,含盐量应当会加倍。同样的,开采难度会加倍。
刘青青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一口锅煮盐一天得80文,若准备十口锅,那便是800文,一百口锅,那便是8两银,同时开工一千口锅,乖乖,一日纯利80两银,一个月便是2400两,坐着收钱的买卖,怪不得商人趋之若鹜,朝廷收取重税。
刘青青将目光放在粗盐上,若把粗盐提纯呢,不晓得同样二十公斤的卤水,能得到多少细盐?
卤盐水和海盐水溶质含量大差不离,含有杂质钡元素和镁元素钙元素,这东西味道苦涩,服用得多还会导致中毒。 ↑返回顶部↑
被巨大的馅饼砸中,她懵逼的走到刘有山的身边,压低声音不确定道:“阿爹,这是不是盐井?”
“盐井?”
刘有山皱了皱眉头,先是不解,而后便是巨大的惊愕:“你说,这是可以晒盐的那种盐井?”
盐是什么,盐是可以像铜钱一样,直接兑换物品的硬通货啊。
若这眼井,真是是盐井,代表着这是一口聚宝盆,只要采出卤水,意味着无数的银钱滚滚而来。
他结结巴巴:“不能吧!”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没听说谁家挖出盐井来。
“要不,去问一问村长?”
刘青青已经冷静了下来,她都能穿越,挖出一口盐井来,确实不值得大惊小怪。
现在不完全确定是盐井,但八成是。要确定很简单,将井里的水带回去,煮干了便知晓。
她拉住被巨大惊喜砸晕的刘有山:“阿爹,现在还不确定呢,莫要走漏了风声!”
刘有山恍然回神,财帛动人心,这口井代表着巨大的财富,小小的刘家不一定守得住,恐怕还会带来灭顶之灾。
两人装模作样在四周晃了一圈回了家,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打招呼,刘有山僵着脸回应,大家看他脸色不自然,只当他心疼选的宅地基渗水,不痛不痒的安慰了几句。
接下来的几日,两人日日到地基里绕一圈,随身携带着水囊,将水囊里的水全换成井里的水,攒了一锅,呆呆的守在锅边煮水。
问就是喜欢看水翻滚的样子。
苏氏和刘慧兰抱怨:“你爹和妹妹真是疯魔了。”
刘慧兰若有所思,上次妹妹这么做的时候,弄出了河泥肥料,这次,估计又在鼓捣什么东西,她默默的多抱了几捆柴堆在锅洞口。
耗时一整天,烧完了一捆柴,看着锅底薄薄一层淡黄色的颗粒时,刘青青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难道,不是盐巴。
刘有山筷子尖,从锅底捻起一点,塞到嘴巴里尝了尝。
浓烈的咸味立马冲刺口腔,他兴奋一掌拍在刘青青肩膀上:“好丫头,真有你的,我们发财了!”
刘青青兀自怀疑:“盐不是洁白如雪么,咋个是淡黄色的哦!”
刘有山嘿嘿解释:“粗盐就是这样,有杂味,我们家吃的是细盐。”每次刘青青直接买细盐,还当她嘴巴挑剔,原来是根本不知道粗盐这回事。
两人将锅底一层淡黄色的颗粒全部铲了出来称量,锅里总共装水二十公斤,熬得粗盐一公斤,百分之五的出盐率。
市场上细盐一公斤600文,粗盐100文一公斤,熬煮一锅水,耗费柴火一挑,清水沟背靠大山,柴火不花钱,自己上山捡就行,刘家缺少劳动力,请村学里的孩子帮忙捡,一小担一文钱,凑够一大担需要五小担子,就是五文钱。即便按照县城市场价算,这么一挑柴火二十文。
他们这一锅盐的利润也有80文。
而且,他们取得是浅层的卤水,被稀释过,若深层的卤水,含盐量应当会加倍。同样的,开采难度会加倍。
刘青青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一口锅煮盐一天得80文,若准备十口锅,那便是800文,一百口锅,那便是8两银,同时开工一千口锅,乖乖,一日纯利80两银,一个月便是2400两,坐着收钱的买卖,怪不得商人趋之若鹜,朝廷收取重税。
刘青青将目光放在粗盐上,若把粗盐提纯呢,不晓得同样二十公斤的卤水,能得到多少细盐?
卤盐水和海盐水溶质含量大差不离,含有杂质钡元素和镁元素钙元素,这东西味道苦涩,服用得多还会导致中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