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2 / 2)
顾云篱不知道她心底想得是什么,满脑子只是赶紧解决她身上蛊虫的事情。
第248章 “打不赢也要打”
甫一进城,早就等候着的中书使臣慌里慌张地便将李繁漪请进宫去,这一回大不同于从前,李繁漪不再是身无功勋,中书里面想指着弹劾两句就能弹劾的了,有军功在身,就连平常最爱挑刺的几个台谏御史都安静了几分,时不时还得看着李繁漪的脸色说话。
去往襄阳这一来二去,仿佛世界都清净了几分。
这群人也并非拎不清,关键时刻一致对外,也看不见从前那股吹毛求疵的劲儿,先前那样不拿笔墨当东西参本弹劾的架势也看不见了,在政事堂内的李淮仪感觉尤其明显,自李繁漪回来,从前群臣以他为中心的刻意趋势也在逐渐边倒过来,没有李繁漪点头首肯,没人敢揭过话题。
从午时商讨至夜晚,李繁漪终于认清一个悲哀的现实:颓废了数十年的大豊军政在应对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还是显得太羸弱了,二十万守备军,也才堪堪比对方的人数高出几万。
州府调兵,其余地方的军防又松弛,实在捉襟见肘。
李准以宫变杀了挡了自己称帝路的几位亲王,徒留一个最小的商王,想以儆效尤,极尽羞辱,而多年后,这把回旋镖擦过他的脸颊,狠狠打在了他的子女,他苦心经营了半辈子的江山之上。
他算不得明君也算不得昏君,无功无过,却在死后几个月里,成功给自己后代留下了一大片烂摊子。
李淮仪没见过李繁漪这么疲惫的模样,连眼圈都黑了几分,着宫人熬了一碗大补汤,喝得李繁漪直呛鼻子。
这一遭回来,两人之间那种微妙而冷淡的关系终于缓和了不少,李淮仪叹气:“若我腿还健全,再领兵一次,也许不会这么吃紧了。”
“吃紧是因为先帝这近二十年执政松弛军政,和你有什么关系?”淡淡瞥他一眼,李繁漪弹了弹衣裳的灰尘,“只是此番领水军迎击,我也琢磨出来,军政再不能这般了,上一次全国募兵甚至都是五年前的事情了……仗着太上皇功业,太平安宁了十余年,如今真碰上事情,这么多人都快忘了仗该怎么打了。”
明德帝重武,因而几位亲王各自都有属地封军,甚至连李繁漪都被赐予了封军,中兴三十余年,谁料到了李准这一代,荒废成了这样。
可见催人颓废,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永兴军加上守备军,胜算又有几重?”吐蕃这些年来,也算养精蓄锐,不再像先前那样好应付了,这回又多了个心眼比莲藕还多的商王,更棘手了。
“打不赢也要打,”李繁漪深吸了一口气,“不到最后一刻,我绝不认命。”
*
时隔多日,再次回到熟悉的府宅,林慕禾的心情好了些,状态也比赶路的这几日好了许多,厨娘见她消瘦成这样,心疼得不信,钻进厨房里认认真真给她做了一桌子爱吃的江南菜,煲了一盅汤,林慕禾胃口好了不少,吃下了许多。
随枝见她这样,眼眶红红的,抹着眼泪在她床头道:“早知道就不要你去了,留在东京,兴许就不用受这苦了。”
她虽这么说着,却也非常清楚,即使没有去襄阳的这一段经历,林慕禾身上蛊虫不除,迟早也会有这么一天。
“只要除了蛊虫就能好,我都不担心,你怎么这么急?”林慕禾失笑,想起身扶起她,却实在没有什么力气,随枝了然,搬了张凳子就坐过来。
“我不在这些日子,铺子里可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大事,和寻常一样,”随枝答,“只是吐蕃进犯,生意也连带着惨淡,永西路原本定了笔大单子,但前几日传回消息,他们掌柜被吐蕃人杀了,香铺散了,这单子生意就这么黄了。”
果真世事无常,战争的残酷再一次铺展在林慕禾眼前,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无能为力带来的失落感堵塞得说不出话来。 ↑返回顶部↑
第248章 “打不赢也要打”
甫一进城,早就等候着的中书使臣慌里慌张地便将李繁漪请进宫去,这一回大不同于从前,李繁漪不再是身无功勋,中书里面想指着弹劾两句就能弹劾的了,有军功在身,就连平常最爱挑刺的几个台谏御史都安静了几分,时不时还得看着李繁漪的脸色说话。
去往襄阳这一来二去,仿佛世界都清净了几分。
这群人也并非拎不清,关键时刻一致对外,也看不见从前那股吹毛求疵的劲儿,先前那样不拿笔墨当东西参本弹劾的架势也看不见了,在政事堂内的李淮仪感觉尤其明显,自李繁漪回来,从前群臣以他为中心的刻意趋势也在逐渐边倒过来,没有李繁漪点头首肯,没人敢揭过话题。
从午时商讨至夜晚,李繁漪终于认清一个悲哀的现实:颓废了数十年的大豊军政在应对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还是显得太羸弱了,二十万守备军,也才堪堪比对方的人数高出几万。
州府调兵,其余地方的军防又松弛,实在捉襟见肘。
李准以宫变杀了挡了自己称帝路的几位亲王,徒留一个最小的商王,想以儆效尤,极尽羞辱,而多年后,这把回旋镖擦过他的脸颊,狠狠打在了他的子女,他苦心经营了半辈子的江山之上。
他算不得明君也算不得昏君,无功无过,却在死后几个月里,成功给自己后代留下了一大片烂摊子。
李淮仪没见过李繁漪这么疲惫的模样,连眼圈都黑了几分,着宫人熬了一碗大补汤,喝得李繁漪直呛鼻子。
这一遭回来,两人之间那种微妙而冷淡的关系终于缓和了不少,李淮仪叹气:“若我腿还健全,再领兵一次,也许不会这么吃紧了。”
“吃紧是因为先帝这近二十年执政松弛军政,和你有什么关系?”淡淡瞥他一眼,李繁漪弹了弹衣裳的灰尘,“只是此番领水军迎击,我也琢磨出来,军政再不能这般了,上一次全国募兵甚至都是五年前的事情了……仗着太上皇功业,太平安宁了十余年,如今真碰上事情,这么多人都快忘了仗该怎么打了。”
明德帝重武,因而几位亲王各自都有属地封军,甚至连李繁漪都被赐予了封军,中兴三十余年,谁料到了李准这一代,荒废成了这样。
可见催人颓废,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永兴军加上守备军,胜算又有几重?”吐蕃这些年来,也算养精蓄锐,不再像先前那样好应付了,这回又多了个心眼比莲藕还多的商王,更棘手了。
“打不赢也要打,”李繁漪深吸了一口气,“不到最后一刻,我绝不认命。”
*
时隔多日,再次回到熟悉的府宅,林慕禾的心情好了些,状态也比赶路的这几日好了许多,厨娘见她消瘦成这样,心疼得不信,钻进厨房里认认真真给她做了一桌子爱吃的江南菜,煲了一盅汤,林慕禾胃口好了不少,吃下了许多。
随枝见她这样,眼眶红红的,抹着眼泪在她床头道:“早知道就不要你去了,留在东京,兴许就不用受这苦了。”
她虽这么说着,却也非常清楚,即使没有去襄阳的这一段经历,林慕禾身上蛊虫不除,迟早也会有这么一天。
“只要除了蛊虫就能好,我都不担心,你怎么这么急?”林慕禾失笑,想起身扶起她,却实在没有什么力气,随枝了然,搬了张凳子就坐过来。
“我不在这些日子,铺子里可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大事,和寻常一样,”随枝答,“只是吐蕃进犯,生意也连带着惨淡,永西路原本定了笔大单子,但前几日传回消息,他们掌柜被吐蕃人杀了,香铺散了,这单子生意就这么黄了。”
果真世事无常,战争的残酷再一次铺展在林慕禾眼前,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无能为力带来的失落感堵塞得说不出话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