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等他将后面的话说出口,宋玉瑶便伸出了手,用一根仍然白皙柔嫩的手指,将他的唇堵住了。
  “臣妾不许您说这样的话!”她难得的有些霸道。
  “好,朕不说。”胤禛脸上的笑容越大。
  “你放心,这个位置,朕必会传给咱们的儿子的。长岁是咱们的嫡长子,朕不会让他以后像二哥一样。”胤禛神色极为认真。
  “只要皇上和孩子们都好好的,臣妾便安心了。”宋玉瑶眼神中含着信任。
  “你放心,朕和孩子们都会好好的。”胤禛没忍住,又吻了她的额头一下,保证道。
  次日,朝堂之上,众人再议太子之事时,长岁便上折子坚决推辞,说自己年纪尚浅,未见多少贤明之举,实在当不得太子之位,说皇阿玛身子康健,也还没到必须立太子的时候。
  他这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让不少康熙朝经历过九龙夺嫡的老臣看得暗暗点头。
  这皇子和皇子,一对比果然就有差距,当初的八爷看着很贤明,但是对比起如今的大皇子来,心性上就差了许多。
  太子之位眼看着就唾手可得,他竟然还能如此不骄不躁?不愧是这位宋皇后的阿哥啊!很多人对他更加欣赏了。
  就连八九十等着几个叔叔,看着这个弘旭侄儿的眼神,也不禁微变。
  老八神色有些复杂,似乎回忆起了什么。老九老十忍不住面面相觑,一边看着弘旭,一边没忍住悄悄看了几眼不远处的八哥,又看了眼不远处的十四弟,又看了眼坐在上首的老四……
  老十三、老十四心里暗暗赞赏,老五、老七、老十二等人眼中也有一抹惊讶。
  坐在皇位的胤禛,看着这个儿子的眼神则闪过一丝欣慰和骄傲。
  “诸位大臣所虑甚是,建储之事,理应速定……今朕亲写密封,缄置锦匣,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诸卿其识之。”[1]胤禛最终这样宣布。
  胤禛此言一出,诸王、贝勒、群臣都惊讶了,就连长岁也有些惊讶地看着胤禛。他想过皇阿玛会推迟立太子的事,但没想过皇阿玛会立储而秘而不宣。
  不过仔细想过之后,他又觉得皇阿玛这种做法倒是的确颇为巧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党争,以及避免皇上和太子之间的冲突。
  只是这样的话,他这个嫡长子可就有点尴尬了,瑞儿、元寿、福宜也都有了可能。这就是皇阿玛的帝王心术吗?长岁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酸涩。
  一些大臣其实是不太赞同的,毕竟皇上现在不是没有成年的皇子,而且还有贤明的嫡长子。但是,另一部分大臣也是赞同的,既然皇上现在不打算立嫡长子,那皇次子、皇三子、皇四子,岂不是都有了机会?
  当然,他们知道,现在皇上这密封里多半写的是皇长子的名字,但是,日久天长的,以后呢?一些其他皇子派系的人,觉得又有了机会。
  胤禛坐在上首,把下面这些人的表现都收在眼里。他正是不想父子相疑、兄弟相攻、群臣党争,才没有现在立长岁为太子的。但长岁是他心中属意的继承人,这是不会变的。
  胤禛秘密立储的事还是就这样定了,不过他也封了长岁做嘉亲王,而瑞儿他们几个,他打算再压一压。
  第167章
  十月的的时候,宋玉瑶和胤禛提议,给后宫妃嫔升一升位分。这些老人们资历都不浅了,确实也差不多到了该升升位分的时候了。何况,如今她初立为皇后,也是要施一下恩的。
  像是乌雅氏、小乌拉那拉氏、耿氏这几人好办,都是有公主的妃嫔,现在宫里育有皇子的妃嫔不多,妃位还空闲,就给这几人都升一级,都封为妃就是了。
  懋贵人张氏,虽说没生育过,但合适跟着胤禛的老人了,所以宋玉瑶也准备和胤禛提议给张氏也升一级,给她封个嫔,毕竟现在宫里嫔位上也是空缺的。
  至于熹妃和齐妃,贵妃之位只剩下一个,所以这两人中就只有一人能坐上贵妃之位。
  钮钴禄氏育有二子二女,还有献方子的功劳,这贵妃之位自然是该她做的,“熹”这个封号也可以给她保留。不过,如此一来,没封号的年氏就落了下风,所以得给年氏也再赐个封号。
  齐妃的话,她是没法再升了,不过这贵妃之下、妃位之首的位置,是她的……宋玉瑶斟酌了一番,考虑妥当后,就和胤禛提了。
  乌雅氏、小乌拉那拉氏、耿氏都封妃,钮钴禄氏封贵妃,年氏加封号的事,胤禛都同意了。不过,给懋贵人张氏的封嫔的提议,被胤禛给否了。而且,她发现,对于李氏,他好似也有些不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