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朝也和他一起,现在已经在西宁建起了公主府,未来他们将会长期驻守在这里了。并没有回喀尔喀,反倒是在青海的西宁归牧了。
  不过,青海这里,不就如同当年的漠北吗?西宁这里,不就如同当年的归化城吗?朝朝倒是觉得,这里就很好。
  站在西宁的土地上,遥望着百废待兴的青海、更远处的西藏,朝朝的眼中闪过野望。姑姑能权倾漠南漠北,那自己呢?
  远在西宁的朝朝逐渐开始了她的行动。
  时间到了这年的秋天,今年的甘薯和玉米已经要成熟了。
  经过快四年的不断培育,宋玉瑶当初献出的甘薯良种,已经逐渐有了足够多的薯种,在朝廷的推广下,在大清各地种植起来。甘薯逐渐取代了原先的产量低、口味不佳的薯种。
  当然,由于现在大清的赋税还不收甘薯,所以虽然很多地方家家户户都在菜地里种些甘薯,倒是也没太过影响到麦、稻、黍等五谷的种植。
  不过,在很多偏远、贫困地区,饥荒闹得严重的地方,当地百姓种的就多了一些。五谷种了主要用于交税,而种一片甘薯,却是用这产量大、好养活的东西来填填饱肚子了。
  去年宋玉瑶培育出的玉米,经过这一年的培育,所得的玉米种子也更多了许多。但想推广到各地还是有些不足,还需要把这些玉米种子培育得更多才行。所以,宋玉瑶答应其他娘娘的玉米宴,是暂时还不能兑现了。
  而这个秋天,她的菜园子里,又有一种良种出现了,这次出现的是几株。
  第158章
  这日,宋玉瑶的菜园子里的土豆开始收获了,长岁派胤禛派去做差事了,得闲的瑞儿来帮忙了。
  “额娘,这些土豆的模样明显与其他土豆很是不同,又是一种新良种吗?”看着眼前明显比其他土豆大一大圈的土豆,瑞儿眼神里闪着期待。
  他拿起一个土豆,把上面的土擦了擦,拿到鼻子跟前轻嗅了起来。又拿起一个普通大小的土豆,再次嗅了起来。如此反复几次,两相对比,他眼神不禁一亮。
  “额娘,这大土豆的味道闻起来,似乎与其他土豆有些不同!”他的声音里带着惊喜。
  自家额娘常常能培育出良种的事,他自然是深知的,从小到大,他就是听着额娘的故事长大的。六十年的时候额娘才培育出甘薯,雍正元年的时候又培育出玉米,看这土豆的样子,额娘这么快是又培育出土豆良种了吗?
  “嗯,把这些大土豆都捡出来,是不是良种,让人验一验便知了。”宋玉瑶脸上也作出惊喜的样子,高兴地对瑞儿道。
  小兰、碧柳、碧纤等丫鬟,小田子、小安子、小福子等太监,看着眼前极像是又一种良种的大土豆,眼中也不禁闪着光。
  土豆苗就比其他土豆苗高大、粗壮不少,现在所
  结的土豆也比其他土豆大一半还多,闻起来味道比其他土豆更多一种清香……
  这还用说吗?事实不是明摆着吗?十有八九,这又是一种能称为良种的异种!
  这种土豆会是什么味道呢?应该会很好吃吧?这次皇上会给这土豆赐什么名呢?
  宋玉瑶一次又一次培育出异种,身边人对这些异种进行试、验的程序已经很熟练了。
  很快就有了结果,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这的确又是一种良种,一种无害、好吃的良种!就像甘薯和玉米那样,土豆的滋味亦是被大大改良了!
  “皇上,宁贵妃那里说又培育出了土豆良种。”消息很快就送到了胤禛这里。
  “又培育出了土豆良种?摆驾承乾宫。”胤禛刚见完了大臣,就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折子也不批了,就带着人往承乾宫去了。
  很快,承乾宫就到了。
  “瑶儿,你又培育出了土豆良种?”胤禛眼里闪着光。
  “是,之前那几株长得高大、粗壮一些的土豆苗,今日收获之后,发现其所结土豆也比其他土豆要大上许多。
  刚才臣妾让人试了,这几株异种土豆的味道比其他土豆要好上许多,没了那些苦味、涩味、土腥味,而是有一种清香之味,可称得上是一种良种了。“宋玉瑶边回答胤禛的问题,边带着胤禛去看今日收获的那两篮子大土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