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请看,就是这些。这次不知是为何,竟有好几株土豆苗都与别个不同,所得的大土豆也就多些。”宋玉瑶指着地上那两篮子大土豆道。
  “这次得的良种可是比之前的要多,运气倒是好!”胤禛也赞了一句,亲手拿起了一个大土豆,放到鼻间闻了闻。
  虽还没尝过,但只这样闻着,这大土豆的气味,确实也能闻出来与普通土豆有些不同。它的土腥味更浅,清香味更浓,确实是良种的样子。
  这些年因为后院里有个爱种田的瑶儿,各种庄稼他也一块接触了不少,还是多少有些经验的。
  “臣妾让杜师傅做几个土豆菜,让皇上品尝一下?”宋玉瑶眼神询问。
  “好,不过别用太多土豆,就用一个土豆少做一些送上来便好,这些都是良种,还是用来做种比较好。”胤禛嘱咐道。
  “皇上放心,臣妾晓得的。”宋玉瑶吩咐了下去。
  土豆丝很快就被炒好了,就如胤禛吩咐的那样,只用了一个土豆。不过,却也不只是一盘,杜师傅用这一个土豆做了四盘菜送过来。当然,每种菜只是很小的一盘罢了。
  结果自然是没令胤禛失望的,无论是清炒土豆丝、红烧土豆、干锅土豆片还是蒸土豆,都是极好的。
  品尝着这四种美味的土豆菜,想到这种良种的出现,会给他推行新政、会给大清百姓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好处,胤禛又一次激动了起来:“朕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一次又一次培育出良种,你为大清百姓实在做了太多,说一句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也不为过。”
  “那就请皇上好好治理好这个天下吧,让海晏河清、天下承平,这就是臣妾愿望了。”宋玉瑶脸上微微一笑,看着胤禛认真地道。
  “好,朕好好治理这个天下,倾朕所能,让海晏河清、天下承平。”胤禛脸上同样露出了笑意,一脸郑重地承诺道。
  他忍不住往宋玉瑶的方向又靠近了一些,伸出胳膊,自然地将宋玉瑶又抱住了,心里除了喜悦之外,还再次氤氲起了一种感动的情绪。
  谢谢你,瑶儿,谢谢你来到朕的身边。朕知你不是普通人,也或许并不是原先的宋氏,或者并不只是原先的宋氏,但没关系,有你,是朕的福气,也是大清的福气。朕不会让人伤害到你的!
  心里这般想着,已经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良种出现之事,心里隐隐有了怀疑。但面上他却一点都没露出来,反而胳膊慢慢地收紧了,却又小心地没用太大力气……
  不久,这些土豆就有了归宿。因南方这时候可再种一季土豆,土豆良种就被分出了一部分送到南方去培育了。不过也留了一部分继续在京城培育,留下的这一篮子,除了在宋玉瑶这里留了几个之外,其他的都被运到了圆明园的暖房里去培育。
  这个暖房,是玻璃制造的。而玻璃这东西,也并非是宋玉瑶和钮钴禄氏两个穿越女苏出来的,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康熙就召集本土工匠和一些传教士等洋人在大清建了玻璃厂了。
  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清已经有了不少玻璃制品,宫里已经有了和现代颇为相似的那种照衣镜。在胤禛登基之后,他甚至将养心殿的纸窗户都换成了玻璃窗。
  而这两年,钮钴禄氏也又在大清玻璃的发展方面贡献了一些力量。在宋玉瑶培育出了玉米后不久,钮钴禄氏就又“偶然”得了个玻璃方子,献给胤禛了,这个方子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玻璃的制造成本。
  自此,大清的玻璃生产就更进一步扩大了。现在在京城,玻璃已经不算是太稀罕的物什了。假以时日,想必还会再扩展到其他地方。
  在这些大土豆被运走之后,小兰不禁感叹道:“玻璃暖房真是个好东西,有了玻璃暖房,这土豆、玉米冬日里就能多种上一季,也能尽快培育出更多的良种来了。”
  “确实是个好东西,倒是多亏先帝、皇上和熹妃了!”宋玉瑶也赞赏道。
  “熹妃娘娘也很有运道,这些年时不时地就能让人弄出一些颇有巧思的东西来。”小兰想到景仁宫的那位娘娘,不禁赞了句。
  “熹妃运道是不错,也确实很有巧思。”想到钮钴禄氏每当“发明”出一样新物什或者献出一个新方子的时候,编的那些故事,宋玉瑶就忍不住想笑。
  想必,为了献个方子,她也是绞尽脑汁了吧?难得的是,竟然这些年都没被胤禛抓住把柄,她虽然有时候看着有点不靠谱,但在关键的事情上,也还是很谨慎的嘛!宋玉瑶不禁暗暗在心里赞了句。
  还有就是,钮钴禄氏也不知道前世是个什么身份,看着前世的年纪应该不甚大的样子,心计是有一些,但也不算很深,偏偏水泥、玻璃、肥皂等方子都能记得,倒实在是让人有些好奇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