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1 / 3)
他心下却是叹了口气,年氏是个心思玲珑的,也是个敏感多思的,再说下去,年氏怕是以为自己对她、对年家不满,想要夺她的宫权了。
只是,看着年氏有些苍白的脸色,他还是劝道:“宫务虽然重要,但还是你的身子更重要。你的身子本就不甚强健,这次生产又遭了大罪,不好好调治是不成的,留下病根可就晚了。身子调治的事,你要上心些,宫务若累及了身子,你便与朕说,宫里的老人不少,这些事总还是有人能分担的。”
“臣妾知道,调治身子的事,臣妾会上心的。宫务的事,有身边的人帮衬着,臣妾觉得还能应付。”听着胤禛关心的话,年氏心里一暖,但是并没有想把自己手里的宫权分出去的想法。
这宫里的人都是逢高踩低的,宋氏身为皇长子、皇次子之母,又有封号在身,本来就比自己这个没有封号的贵妃高上不少了,自己若是再没有宫权在手,那自己这个年贵妃岂不是成了空架子?以后在宫里,谁还把自己这个没有权利的贵妃当回事?
何况,自己还有几个孩子呢,没有宫权在手,又如何能护得住孩子们?这宫权自己不仅不能交,还得做好才成!年氏心里不禁想道。
胤禛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只是,虽然有身边人帮衬,但是身为管理宫权的人,有些事情还是得亲自过问、安排的,这少不了劳心。
除此之外,哪怕现在胤禛的后宫里并无新宠,只是这一些老人,但是,在成了皇帝的妃嫔之后,有些人也不像过去那么安分了。
李氏看年氏得宠、后来居上压在她头上,早就不爽已久,巴不得给
年氏给点事做,自然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大动作她不敢,但是小动作却时不时总会来一次。
乌拉那拉氏这个皇后又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李氏的做法当做不知道地粉饰太平,只平白让年氏生闷气,也给年氏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乌雅氏也开始冒起头来了,现在进了宫,和太后住得进了,自诩和太后有亲的她,就开始抖起来了,时不时地就会闹出点事。偏偏她又有太后撑腰,碍着太后,等闲的事又不好拿她怎么样,倒是让人觉得烦心得很。
宋玉瑶倒是觉得还好,乌拉那拉氏这个皇后也还能应付,但身子本来就不好的年氏,就更加劳心劳力了。
这样劳心劳力之下,年氏的身子,并没在调治后慢慢好起来,而是时不时就有病痛,隔一段时间太医就要去一趟翊坤宫,她的宫殿里常常飘着药香。
年氏是个倔强的,她仍然没交出宫权,一边吃着药调治,一边咬牙支撑着。
时光悠悠,很快就到了这年的七月,瑞儿的福晋喜塔腊氏生产了,也生了一个小阿哥,这次也生得很顺利,小阿哥也同样是个健康的,母子均安。再添一个阿哥的喜事,又让宫里的气氛变得好了一些。
宫里好些人都私底下传着,宁贵妃的福气可真不一般,连孙辈都能庇佑,一个个都平安健康。她是农神娘娘转世的说法,在宫里也悄悄传了起来。甚至,都传到了宋玉瑶耳朵里,有次她去逛御花园的时候,听到两个小宫女悄咪咪的小话了。
她装作没听到的样子,轻咳了一声,带着身边人离开了。
第153章
胤禛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因封赏之事对大清不满、暗怀野心的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趁着老十四这个抚远大将军离开西宁的机会,勾结准噶尔,发动了叛乱。
罗卜藏丹津不仅欲要割据青海,摆脱大清的统治,还图谋西藏。
正在和官员们斗法,忙着清查各省仓库、追缴亏空、大刀阔斧地准备实施新政的胤禛,因为青海的战事,顿时陷入了内忧外困之中。
上次平定西藏的经验告诉他,欲平青海,不派个足以坐镇后方协调指挥、担任抚远大将军之职的大将过去,是不成的,那谁可以担当这个抚远大将军之职呢?
一直在家读书的老十四和远在四川的年羹尧,都上了折子。
“谁可当此抚远大将军之位,诸位与朕共谋之!”时隔几年,坐上了这个位置的胤禛,说出了和当年的康熙差不多的话。
“臣弟以为恂郡王之前能平西藏,也当能平青海……”老八以老十四当过抚远大将军为由提议恂郡王。
“臣以为川陕总督年羹尧当得此位……”有大臣认为年羹尧是宫里年贵妃之兄,简在帝心,身份够了,能力也有,提议年羹尧。
“臣以为……”
“臣以为……”
…… ↑返回顶部↑
只是,看着年氏有些苍白的脸色,他还是劝道:“宫务虽然重要,但还是你的身子更重要。你的身子本就不甚强健,这次生产又遭了大罪,不好好调治是不成的,留下病根可就晚了。身子调治的事,你要上心些,宫务若累及了身子,你便与朕说,宫里的老人不少,这些事总还是有人能分担的。”
“臣妾知道,调治身子的事,臣妾会上心的。宫务的事,有身边的人帮衬着,臣妾觉得还能应付。”听着胤禛关心的话,年氏心里一暖,但是并没有想把自己手里的宫权分出去的想法。
这宫里的人都是逢高踩低的,宋氏身为皇长子、皇次子之母,又有封号在身,本来就比自己这个没有封号的贵妃高上不少了,自己若是再没有宫权在手,那自己这个年贵妃岂不是成了空架子?以后在宫里,谁还把自己这个没有权利的贵妃当回事?
何况,自己还有几个孩子呢,没有宫权在手,又如何能护得住孩子们?这宫权自己不仅不能交,还得做好才成!年氏心里不禁想道。
胤禛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只是,虽然有身边人帮衬,但是身为管理宫权的人,有些事情还是得亲自过问、安排的,这少不了劳心。
除此之外,哪怕现在胤禛的后宫里并无新宠,只是这一些老人,但是,在成了皇帝的妃嫔之后,有些人也不像过去那么安分了。
李氏看年氏得宠、后来居上压在她头上,早就不爽已久,巴不得给
年氏给点事做,自然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大动作她不敢,但是小动作却时不时总会来一次。
乌拉那拉氏这个皇后又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李氏的做法当做不知道地粉饰太平,只平白让年氏生闷气,也给年氏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乌雅氏也开始冒起头来了,现在进了宫,和太后住得进了,自诩和太后有亲的她,就开始抖起来了,时不时地就会闹出点事。偏偏她又有太后撑腰,碍着太后,等闲的事又不好拿她怎么样,倒是让人觉得烦心得很。
宋玉瑶倒是觉得还好,乌拉那拉氏这个皇后也还能应付,但身子本来就不好的年氏,就更加劳心劳力了。
这样劳心劳力之下,年氏的身子,并没在调治后慢慢好起来,而是时不时就有病痛,隔一段时间太医就要去一趟翊坤宫,她的宫殿里常常飘着药香。
年氏是个倔强的,她仍然没交出宫权,一边吃着药调治,一边咬牙支撑着。
时光悠悠,很快就到了这年的七月,瑞儿的福晋喜塔腊氏生产了,也生了一个小阿哥,这次也生得很顺利,小阿哥也同样是个健康的,母子均安。再添一个阿哥的喜事,又让宫里的气氛变得好了一些。
宫里好些人都私底下传着,宁贵妃的福气可真不一般,连孙辈都能庇佑,一个个都平安健康。她是农神娘娘转世的说法,在宫里也悄悄传了起来。甚至,都传到了宋玉瑶耳朵里,有次她去逛御花园的时候,听到两个小宫女悄咪咪的小话了。
她装作没听到的样子,轻咳了一声,带着身边人离开了。
第153章
胤禛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因封赏之事对大清不满、暗怀野心的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趁着老十四这个抚远大将军离开西宁的机会,勾结准噶尔,发动了叛乱。
罗卜藏丹津不仅欲要割据青海,摆脱大清的统治,还图谋西藏。
正在和官员们斗法,忙着清查各省仓库、追缴亏空、大刀阔斧地准备实施新政的胤禛,因为青海的战事,顿时陷入了内忧外困之中。
上次平定西藏的经验告诉他,欲平青海,不派个足以坐镇后方协调指挥、担任抚远大将军之职的大将过去,是不成的,那谁可以担当这个抚远大将军之职呢?
一直在家读书的老十四和远在四川的年羹尧,都上了折子。
“谁可当此抚远大将军之位,诸位与朕共谋之!”时隔几年,坐上了这个位置的胤禛,说出了和当年的康熙差不多的话。
“臣弟以为恂郡王之前能平西藏,也当能平青海……”老八以老十四当过抚远大将军为由提议恂郡王。
“臣以为川陕总督年羹尧当得此位……”有大臣认为年羹尧是宫里年贵妃之兄,简在帝心,身份够了,能力也有,提议年羹尧。
“臣以为……”
“臣以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