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位大臣各自发表意见,或根据能力,或出于利益,或揣摩帝心,各自举荐自己心中的抚远大将军人选。
  胤禛立在上首看着,面上不辨喜怒,心里却在慢慢思量。
  这些人的举荐并不算出他意料之外,老十四当是能胜任此位的,若不将他调离,那罗卜藏丹津就算心怀不轨,恐怕也不敢叛乱,这点自己并不怀疑。但是有时候,并不是谁能胜任一个位置,就可以让谁去坐这个位置的。
  之前平定西藏,就已经让老十四的名望如日中天了,现在若再让他去平青海,那他在军中的声望还有何人可及?
  老十四是自己亲弟,可却不像老十三是与自己一条心的,这一不小心,可就容易养虎为患哪!所以,就算他再有能力,自己也不能在这个关头用他。
  那要让年羹尧去吗?年羹尧的能力是有的,治军是个好手,目前对自己也很忠心,这个位置他是能坐得的。只是,要让他坐吗?
  此人桀骜不驯、嚣张跋扈,目前就已露出端倪,实在不是能立下大功后仍能清廉自守、恪恭谨慎之人,只怕来日难免会居功自傲、目中无君,终成自己一心腹大患。
  而若是其他人,又有谁可当此大任?
  一边听着诸人的意见,胤禛一边在心里暗暗思量着。
  正当这时,刚才一直在旁观皇阿玛和诸臣说话,并未出言的弘旭,突然跪下请命道:“儿臣愿为皇阿玛平定青海,请皇阿玛赐予儿臣这抚远大将军之位!”
  而与此同时,站在兄长旁边,看着皇阿玛与诸臣议事,刚才也未发一言的弘暖,也突然跪下请命道:“儿臣愿为皇阿玛平定青海,请皇阿玛赐予儿臣这抚远大将军之位!”
  皇长子和皇次子的请战之话一出,胤禛和诸臣的目光都纷纷投注到了这两位皇子身上。
  别说,这两个皇子,哪一个都武艺不凡、精通兵法,在京城的宗室子弟中是出了名的有才干,先皇在世时也是常常称赞的。
  担任抚远大将军之位的话,两位的身份倒是也够,就和之前的恂郡王差不多,但缺点就是年纪太轻……在场诸人不禁陷入了沉思。
  看着眼前这两个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自有一番英豪之气和磅礴气概的两个皇子,有些早就对皇上的这两个皇子暗怀欣赏之情的大臣倒是并不反对。
  皇长子心性沉稳、谋略不凡、武艺出众,有三国周郎之态。皇次子有勇有谋、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有吕布、关羽之姿。皇上的这两个皇子,确实也不比当年皇十四子差……
  不过,也有人反对。
  “罗卜藏丹津狼子野心,青海情况危急,皇上仅五位皇子,安可让大皇子、二皇子涉险?”有大臣担心起了皇子的安危。
  “臣知两位皇子熟读兵法、武艺超群,但两位皇子现在毕竟年纪尚轻、经验不足……”有大臣担心起了两位皇子的经验和能力问题。
  ……
  上首的胤禛看着自己的两个阿哥,却有一种真切的骄傲逐渐在心底升起,是了,自己可是有两个丝毫不逊色于十四弟的儿子,这可是连皇阿玛都称赞过的!
  这日的议事并没有出个结果,择日再议了。而散朝的胤禛,难得的没有在养心殿继续批改奏章,而是来到了宋玉瑶的承乾宫里。
  一种汹涌的感情在他心底里开始升腾,让他想迫切地想见瑶儿。
  “臣妾见过皇上。”宋玉瑶向他行礼。
  他亲自扶起了她。
  “青海战起,长岁和瑞儿都有意效法老十四去做那抚远大将军,他们可和你说了?”胤禛拉着她的手,一边走一边问道。
  “是和臣妾说了。”宋玉瑶轻声回道。
  “你也不阻拦?”胤禛是知道瑶儿一向很疼爱三个孩子的,看着瑶儿脸色平静、并没有阻拦之意的意思,他不禁有些惊奇。
  “为国分忧,这有什么好阻拦的?何况,两个孩子中的哪一个便是去做这抚远大将军,想必皇上也是不会让自己的阿哥亲自去上场杀敌的,多半会像他十四叔一样坐镇后方,身边一群人护着,难道还会有很大的危险不成?”宋玉瑶反问道,看着胤禛的眼神有些奇怪。
  “是,为国分忧,确实没有什么好阻拦的,朕也的确不会让自己的阿哥涉险。瑶儿,朕倒是不如你通透了。”胤禛脸上有着一丝讪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