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史记(出版书) 第10节(4 / 4)
综合来看,汉人群体主要起源于中原地区,距今3000年前左右,中原古代人群在基因结构上就与现代北方汉族人群很相似了。四面八方的古代人群对于现代北方汉族人群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基因贡献,当然这些古代人群与现代北方汉族人群也存在很多基因差异。
更进一步说,汉人族群的前身华夏族群显然也是融合了中原地区乃至周边很多族群而出现的。有些考古学家甚至认为,“华”和“夏”分别代表不同的古代人群。在史前时代的冰期和间冰期,北方草原带族群南下,南方族群北上,最终在中原地区相遇,使得中原地区成为亚洲东部的一个族群的熔炉,华夏族群的诞生,就是中原古代人群克里奥尔化的产物。
什么是克里奥尔化呢?
这本是一个语言史上的现象。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其他欧洲人殖民美洲大陆,经过第一代移民的打拼之后,殖民者在美洲生育了自己的后代。这些后代有着欧洲族群的基因,甚至还有着非洲黑人族群的基因,却是土生土长的美洲人,这些孩子聚集在一起玩耍、学习的时候,由于父母的来源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他们所说的话也各有不同。好在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孩子会创造性地进行交流,既使用从自己父母处学来的语言,也从同伴那里借来词汇,他们甚至还集体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最终,这些殖民者后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连他们的父母都不容易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克里奥尔语,而在美洲说克里奥尔语的人群,就被称为克里奥尔人。在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甚至还形成了克里奥尔地方菜,以大米、西红柿、秋葵、海鲜等为食材,辅之以重口味的辣椒调味。
当东南西北各方人群纷纷迁入中原地区时,东亚版本的克里奥尔化就启动了。各种语言交融在一起,最后酝酿出一道“克里奥尔大菜”—原始汉语。语言是重要的文化基因,说原始汉语的这些人,也交融了各自的文化,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他们就形成了华夏族群,此后汉人族群的核心。
从华夏族群演进到有着共同文化认同的汉人族群,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原地区适合农耕,是华夏族群的根据地,但即便在这个区域里,也长期是多族群交错杂居的。农耕人群占据了适合开垦的平原和谷地,修筑了有一定防御能力的城邑。在商周时期,这些农耕区域如同岛屿一样分布在广袤的大地上,而远离城邑与农田的山岭丛林,则是狩猎采集人群、畜牧人群的家园。比如郑国、卫国以及鲁国的周围,就生活着很多戎人部落。郑国曾经被太行山里的北戎侵扰,卫国更是在戎人的威胁下不得不多次迁都,最后跑到了今河南濮阳,但是都城外面就有戎人居住。
对于春秋时期及以前的中原地带,我们可以戏谑地描述为“牧区包围农区”。 ↑返回顶部↑
更进一步说,汉人族群的前身华夏族群显然也是融合了中原地区乃至周边很多族群而出现的。有些考古学家甚至认为,“华”和“夏”分别代表不同的古代人群。在史前时代的冰期和间冰期,北方草原带族群南下,南方族群北上,最终在中原地区相遇,使得中原地区成为亚洲东部的一个族群的熔炉,华夏族群的诞生,就是中原古代人群克里奥尔化的产物。
什么是克里奥尔化呢?
这本是一个语言史上的现象。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其他欧洲人殖民美洲大陆,经过第一代移民的打拼之后,殖民者在美洲生育了自己的后代。这些后代有着欧洲族群的基因,甚至还有着非洲黑人族群的基因,却是土生土长的美洲人,这些孩子聚集在一起玩耍、学习的时候,由于父母的来源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他们所说的话也各有不同。好在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孩子会创造性地进行交流,既使用从自己父母处学来的语言,也从同伴那里借来词汇,他们甚至还集体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最终,这些殖民者后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连他们的父母都不容易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克里奥尔语,而在美洲说克里奥尔语的人群,就被称为克里奥尔人。在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甚至还形成了克里奥尔地方菜,以大米、西红柿、秋葵、海鲜等为食材,辅之以重口味的辣椒调味。
当东南西北各方人群纷纷迁入中原地区时,东亚版本的克里奥尔化就启动了。各种语言交融在一起,最后酝酿出一道“克里奥尔大菜”—原始汉语。语言是重要的文化基因,说原始汉语的这些人,也交融了各自的文化,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他们就形成了华夏族群,此后汉人族群的核心。
从华夏族群演进到有着共同文化认同的汉人族群,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原地区适合农耕,是华夏族群的根据地,但即便在这个区域里,也长期是多族群交错杂居的。农耕人群占据了适合开垦的平原和谷地,修筑了有一定防御能力的城邑。在商周时期,这些农耕区域如同岛屿一样分布在广袤的大地上,而远离城邑与农田的山岭丛林,则是狩猎采集人群、畜牧人群的家园。比如郑国、卫国以及鲁国的周围,就生活着很多戎人部落。郑国曾经被太行山里的北戎侵扰,卫国更是在戎人的威胁下不得不多次迁都,最后跑到了今河南濮阳,但是都城外面就有戎人居住。
对于春秋时期及以前的中原地带,我们可以戏谑地描述为“牧区包围农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