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西堂 第178节(2 / 4)
燕珩狐疑看他,总觉得“你我之分”有点下流的意思。
但秦诏浑然不觉:“燕珩,你不知道,我母亲,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咱们二人成了婚,我想让她见见你……”
“嗯。鲜少听你说起她。”
“我母亲名叫白念危,当初本是被秦厉强娶入宫的。我外王父是个主战派,因和秦厉政见不同,故而被他欺辱、狠心杀害。秦厉杀了人,想要安抚众臣,又见我母亲美丽,方才……”秦诏叹了口气:“可惜我外王父一生战功赫赫,竟落得这样的下场。”
燕珩意味深长地睨他:“主战派?”
秦诏抬眼看他,颇不好意思地点头:“嗯,正是,和燕国打。”
姓白?战功赫赫,和燕国打——燕珩眯起眼来:“你外王父,是谁?”
秦诏道:“白鄂。”
燕珩:“……”
世仇。
这绝对是世仇。
若是燕正在世,哪怕叫他娶个乞丐,都不会叫他娶了秦诏。毕竟,燕正能算得上一生之敌的男人,少之又少,白鄂就算一个。
燕珩挑眉看他,仿佛不敢置信似的:“白将军一生,也算正派。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外孙——寡人不信。”
“我这样的?我哪样?”秦诏凑上去咬他嘴角:“燕珩,你说清楚,万万不好污蔑人的。”
燕珩哼笑道:“依寡人看,咱们还是,各自祭拜,不好相见。先王生前,对你们白家……”
说恨之入骨严重了些。
似敌非友,惺惺相惜还算合适。然而——咬牙切齿。
秦诏道:“我都嫁给你了。我生是你们家的人,死是你们家的鬼。我就是投胎到阎罗庙里,也得叫他一声父王,凭什么不叫我去祭祖?”
燕珩睨了他一眼:“……”
现在悔婚,似乎有点晚了些。
当然,秦诏也不会同意——他道:“夫君……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呗。”
不知怎么回事儿,秦诏叫他夫君,比叫父王还顺口,若不是燕珩有意叫他住口,秦诏恨不能一口一个挂在他耳朵边儿,要将人喊得头疼才算完。
燕珩道:“可是现在,你我还未成婚。”
“难道你还想悔婚?”秦诏吓惨了,更不敢与他分开:“那我更得去了。再说,就算没嫁给你,秦王归顺,自追随天子祭祖,也是应当的!若实在不行,我就喊着‘先祖父’去祭拜,也没有妨碍。”
为了“认”进他家门,秦诏不惜再次“自降辈分”。
眼瞧着人不自信了。燕珩只好哼笑,“罢了,哪里会不叫你去?你若真想跟着,便随寡人一起祭拜吧。只是,先祖几代,与你秦国也算世仇,怕你不好交代。”
秦诏咬他耳朵:“那我也算光耀门楣了。”
“哦?”
“他们窝囊,被人压着打。到了我,却将天子压着‘打’,难道不是扬眉吐气?”秦诏轻声笑道:“再者,到了咱们这一代,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并作一家人,往日的仇怨也没了,岂不正好?”
“日后,都不必鼓励民间通婚——只说咱们二人做表率,百姓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
但秦诏浑然不觉:“燕珩,你不知道,我母亲,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咱们二人成了婚,我想让她见见你……”
“嗯。鲜少听你说起她。”
“我母亲名叫白念危,当初本是被秦厉强娶入宫的。我外王父是个主战派,因和秦厉政见不同,故而被他欺辱、狠心杀害。秦厉杀了人,想要安抚众臣,又见我母亲美丽,方才……”秦诏叹了口气:“可惜我外王父一生战功赫赫,竟落得这样的下场。”
燕珩意味深长地睨他:“主战派?”
秦诏抬眼看他,颇不好意思地点头:“嗯,正是,和燕国打。”
姓白?战功赫赫,和燕国打——燕珩眯起眼来:“你外王父,是谁?”
秦诏道:“白鄂。”
燕珩:“……”
世仇。
这绝对是世仇。
若是燕正在世,哪怕叫他娶个乞丐,都不会叫他娶了秦诏。毕竟,燕正能算得上一生之敌的男人,少之又少,白鄂就算一个。
燕珩挑眉看他,仿佛不敢置信似的:“白将军一生,也算正派。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外孙——寡人不信。”
“我这样的?我哪样?”秦诏凑上去咬他嘴角:“燕珩,你说清楚,万万不好污蔑人的。”
燕珩哼笑道:“依寡人看,咱们还是,各自祭拜,不好相见。先王生前,对你们白家……”
说恨之入骨严重了些。
似敌非友,惺惺相惜还算合适。然而——咬牙切齿。
秦诏道:“我都嫁给你了。我生是你们家的人,死是你们家的鬼。我就是投胎到阎罗庙里,也得叫他一声父王,凭什么不叫我去祭祖?”
燕珩睨了他一眼:“……”
现在悔婚,似乎有点晚了些。
当然,秦诏也不会同意——他道:“夫君……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呗。”
不知怎么回事儿,秦诏叫他夫君,比叫父王还顺口,若不是燕珩有意叫他住口,秦诏恨不能一口一个挂在他耳朵边儿,要将人喊得头疼才算完。
燕珩道:“可是现在,你我还未成婚。”
“难道你还想悔婚?”秦诏吓惨了,更不敢与他分开:“那我更得去了。再说,就算没嫁给你,秦王归顺,自追随天子祭祖,也是应当的!若实在不行,我就喊着‘先祖父’去祭拜,也没有妨碍。”
为了“认”进他家门,秦诏不惜再次“自降辈分”。
眼瞧着人不自信了。燕珩只好哼笑,“罢了,哪里会不叫你去?你若真想跟着,便随寡人一起祭拜吧。只是,先祖几代,与你秦国也算世仇,怕你不好交代。”
秦诏咬他耳朵:“那我也算光耀门楣了。”
“哦?”
“他们窝囊,被人压着打。到了我,却将天子压着‘打’,难道不是扬眉吐气?”秦诏轻声笑道:“再者,到了咱们这一代,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并作一家人,往日的仇怨也没了,岂不正好?”
“日后,都不必鼓励民间通婚——只说咱们二人做表率,百姓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