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锈色 第26节(3 / 4)
孙荞和孟玚、初四坐在老五家简陋的小院子里,听他回忆往事。她一直凝神细听,却在这个细节上发问:“左眼?是这样的伤?”
她比划,老五点头:“对,你见过?”
孙荞不回答:“您请继续。那少年什么来头?”
老五:“无父无母,有一个双生妹妹。妹妹我倒没见,只有他跟我们讲话,包括你和龙猛争执的事儿,也是他说的。”
孟玚叹气:“绝对没有争执,我就在现场。”
老五:“孟大人,你如今讲话是掷地有声。可当年,谁也不会信一个小书生说的。”
孟玚还欲争辩,想想又作罢,无奈一笑。老五正要复述那少年的话,孙荞忽然问:“他叫什么?”
“全名我是记不住了,但姓氏少见,加上当时又是冬季,到处积雪,我忘不了。”老五用指头在虚空中写字,“他姓白。”
第47章 诱虎13
与老五道别、去寻找文书的途中,孙荞想起与白锦溪的第一次见面。
那时江雨洮带孙荞去水龙吟找“白二爷”,寻求“货郎”的种种线索。和看其他人一样,孙荞看不清楚白锦溪的模样,只知道那张脸上同样有无数眼睛滴溜溜乱转,眼珠子死盯着她。
了解西崀村和小寒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后,孙荞与白锦溪谈话时,察觉了白锦溪对自己的奇特敌意。这是她一直无法理解的——白锦溪明知道缪盈在沉青谷,却隐瞒不说;白锦溪明知道江雨洮对孙荞有杀意,同样隐瞒不说。孙荞甚至想起,当自己对白锦溪说出发生在身上的一切惨事时,白锦溪发出了一丝低弱的轻笑。
而她是她的恩人。缪盈保护她的名誉,孙荞救回她的命。
孙荞不求白锦溪回报自己,或者感恩自己。但白锦溪所做的种种,不像对一个恩人或者旧相识,反倒是像对待一个仇敌。
孙荞被茫然包围了。
当年声称目睹了一切的少年,所说的细节十分详尽。案件太大,官兵们扣押了孙荞,而一切证词又恰好全都指向孙荞,他们对孙荞用刑以让她尽快坦白,但孙荞抵死不认。
江湖人大都固执,但固执到皮开肉绽也不肯松口的女人,官兵见得不多。老五把削尖的木刺抵在孙荞指尖,打算敲进去的时候,孙荞汗水淋漓的脸上一丝哀求之色都没有。他像面对一头饱含愤怒和仇恨的野兽,只要他稍微动弹,野兽的獠牙就会刺穿他的喉咙——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他躲到何处。
老五霎时间毛骨悚然。
木刺最终没有敲下去。老五说算了算了,挥手让官兵们离开。孙荞那时候浑身因伤痛而滚烫,浑浑噩噩的,老五一转身,她便垂着脑袋晕了过去。
最凶最狠的老五都下不了手,官兵们有点儿没辙。加上案情胶着,又有一个自称孟玚的穷酸书生日夜打扰,列举条文控诉他们对孙荞下手太狠,官兵们心情都不太好。老五与带队的大哥再次回到现场。
两人按照白锦溪所说的证词一一比对,发现他根本无法在院墙位置看到练武场的情况,所谓的“目睹孙荞与龙猛争执”更是难以被证实的说法。
老五彼时已经生疑。他跟大哥讨论,均认为若动手的是孙荞,她根本不可能故意留下一把刀,还专程在天亮之后转身回到案发地。龙渊刀刀身修长笔直,与长剑有不小差异。俩人折断院中树枝比划,心中困惑越来越沉重。
而且这次,大哥还发现了从铸造坊通往西侧院墙的脚印。
脚印已经被官兵们踩踏了许多,但大哥一眼看出,那并非官鞋。俩人循着脚印越墙而出,眼前是一条小道,走到尽头便能通往山中。
路上已经找不到脚印,但孙荞说“刀不见后,我跟着脚印去追”,似乎是可能的。
那并非官鞋,而是一双普通的布鞋,在寒冷的雪天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脚印长而阔,来自一个男子,他跑得很着急,有时候只在雪里留下半个深深的脚印。
这个重要的、指向在场另一个神秘人的线索,没有留在卷宗里。
当日负责誊写卷宗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已经离世的文书甲,一位便是孙荞此行要寻找的梁文书。
梁文书知道孟玚是隔壁池州的知州,不卑不亢地将三位客人请入家中。他和老五截然不同,孟玚知道孙荞的真诚和恳切不能够打动这样的人,自己先跟梁文书小声谈了片刻。
梁文书摸着胡须连连点头,平板板的脸上竟然浮现笑容,像是对孟玚十分满意。与梁文书的谈话,初四和孙荞没能参与。两人在外头等了两盏茶功夫,梁文书把孟玚送了出来。 ↑返回顶部↑
她比划,老五点头:“对,你见过?”
孙荞不回答:“您请继续。那少年什么来头?”
老五:“无父无母,有一个双生妹妹。妹妹我倒没见,只有他跟我们讲话,包括你和龙猛争执的事儿,也是他说的。”
孟玚叹气:“绝对没有争执,我就在现场。”
老五:“孟大人,你如今讲话是掷地有声。可当年,谁也不会信一个小书生说的。”
孟玚还欲争辩,想想又作罢,无奈一笑。老五正要复述那少年的话,孙荞忽然问:“他叫什么?”
“全名我是记不住了,但姓氏少见,加上当时又是冬季,到处积雪,我忘不了。”老五用指头在虚空中写字,“他姓白。”
第47章 诱虎13
与老五道别、去寻找文书的途中,孙荞想起与白锦溪的第一次见面。
那时江雨洮带孙荞去水龙吟找“白二爷”,寻求“货郎”的种种线索。和看其他人一样,孙荞看不清楚白锦溪的模样,只知道那张脸上同样有无数眼睛滴溜溜乱转,眼珠子死盯着她。
了解西崀村和小寒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后,孙荞与白锦溪谈话时,察觉了白锦溪对自己的奇特敌意。这是她一直无法理解的——白锦溪明知道缪盈在沉青谷,却隐瞒不说;白锦溪明知道江雨洮对孙荞有杀意,同样隐瞒不说。孙荞甚至想起,当自己对白锦溪说出发生在身上的一切惨事时,白锦溪发出了一丝低弱的轻笑。
而她是她的恩人。缪盈保护她的名誉,孙荞救回她的命。
孙荞不求白锦溪回报自己,或者感恩自己。但白锦溪所做的种种,不像对一个恩人或者旧相识,反倒是像对待一个仇敌。
孙荞被茫然包围了。
当年声称目睹了一切的少年,所说的细节十分详尽。案件太大,官兵们扣押了孙荞,而一切证词又恰好全都指向孙荞,他们对孙荞用刑以让她尽快坦白,但孙荞抵死不认。
江湖人大都固执,但固执到皮开肉绽也不肯松口的女人,官兵见得不多。老五把削尖的木刺抵在孙荞指尖,打算敲进去的时候,孙荞汗水淋漓的脸上一丝哀求之色都没有。他像面对一头饱含愤怒和仇恨的野兽,只要他稍微动弹,野兽的獠牙就会刺穿他的喉咙——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他躲到何处。
老五霎时间毛骨悚然。
木刺最终没有敲下去。老五说算了算了,挥手让官兵们离开。孙荞那时候浑身因伤痛而滚烫,浑浑噩噩的,老五一转身,她便垂着脑袋晕了过去。
最凶最狠的老五都下不了手,官兵们有点儿没辙。加上案情胶着,又有一个自称孟玚的穷酸书生日夜打扰,列举条文控诉他们对孙荞下手太狠,官兵们心情都不太好。老五与带队的大哥再次回到现场。
两人按照白锦溪所说的证词一一比对,发现他根本无法在院墙位置看到练武场的情况,所谓的“目睹孙荞与龙猛争执”更是难以被证实的说法。
老五彼时已经生疑。他跟大哥讨论,均认为若动手的是孙荞,她根本不可能故意留下一把刀,还专程在天亮之后转身回到案发地。龙渊刀刀身修长笔直,与长剑有不小差异。俩人折断院中树枝比划,心中困惑越来越沉重。
而且这次,大哥还发现了从铸造坊通往西侧院墙的脚印。
脚印已经被官兵们踩踏了许多,但大哥一眼看出,那并非官鞋。俩人循着脚印越墙而出,眼前是一条小道,走到尽头便能通往山中。
路上已经找不到脚印,但孙荞说“刀不见后,我跟着脚印去追”,似乎是可能的。
那并非官鞋,而是一双普通的布鞋,在寒冷的雪天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脚印长而阔,来自一个男子,他跑得很着急,有时候只在雪里留下半个深深的脚印。
这个重要的、指向在场另一个神秘人的线索,没有留在卷宗里。
当日负责誊写卷宗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已经离世的文书甲,一位便是孙荞此行要寻找的梁文书。
梁文书知道孟玚是隔壁池州的知州,不卑不亢地将三位客人请入家中。他和老五截然不同,孟玚知道孙荞的真诚和恳切不能够打动这样的人,自己先跟梁文书小声谈了片刻。
梁文书摸着胡须连连点头,平板板的脸上竟然浮现笑容,像是对孟玚十分满意。与梁文书的谈话,初四和孙荞没能参与。两人在外头等了两盏茶功夫,梁文书把孟玚送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