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赵九重:“好。”
赵德昭难得和母亲相处,还被贺岁愉拉着手,更是欣喜,巴不得贺岁愉能牵着他走回去。
在漫长笔直的宫道上,赵德昭左手被赵九重拉着,右手被贺岁愉握在手里,他兴冲冲地向贺岁愉说着老师今日还夸他的字有进步。
又开始下雪了,纯洁的雪花飘落,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肩膀上,贺岁愉转头却发现赵九重不知看了她多久了。
她忽而想起一句话,今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注1]
她笑了笑,赵九重也露出微笑。
***
建隆二年初,
开封府尹王朴去世,开封府尹的位置空了下来。
开封府尹掌握着京畿军权,手中权柄甚重。
五代以来,开封府尹这个位置都是交由亲王,并且大多都交给了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这几乎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
赵九重不得不慎重与臣子们商讨这开封府尹让谁来做。
赵德昭今年才九岁,肯定不能给他,那么就只剩下了一个人选,晋王赵光义。
在赵九重做了皇帝以后,为了避讳,赵匡义改名赵光义,赵匡美改名赵光美。
赵九重今日在崇德殿召见亲信大臣商议开封府尹继任之事,大臣们大体上的意见还是让晋王赵光义担任此职。
众人正商讨时,内侍进来通传:“殿下,皇后娘娘来了。”
贺岁愉除了去年从飞龙院和太仆寺要了两个小吏去南阳买了块地建养马场以外,对朝廷政事参与甚少,所以赵九重对于贺岁愉选择这个时候来找他很是惊讶。
几个大臣听见皇后来了,亦是神色各异。
大家心里都清楚,今日这开封府尹一职的商讨和将来继承人的关联,皇后选择这个时候来,目的几乎不言而喻。
贺岁愉有话要单独与赵九重说,便让内侍引着几位大臣们去偏殿喝杯热茶歇息片刻。
大臣们出去了,殿门关上了。
一时间,室内只有贺岁愉和赵九重二人。
赵九重看着贺岁愉没什么表情的脸色,心头隐隐涌上一些不妙之感。
赵九重眉心一跳,“愉娘,你怎的突然过来了?”
贺岁愉压根没准备卖关子,径直开口问道:“你是不是要让晋王做
开封府尹?”
赵九重手一抖,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明明已经差不多快要确定的事情,但是在贺岁愉问他的这一刻,他怎么就莫名心虚起来了。
贺岁愉直接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我不同意。”
赵九重劝说:“愉娘,如今时局不稳,阿昭年岁尚小,阿义是最合适的人选。” ↑返回顶部↑
赵德昭难得和母亲相处,还被贺岁愉拉着手,更是欣喜,巴不得贺岁愉能牵着他走回去。
在漫长笔直的宫道上,赵德昭左手被赵九重拉着,右手被贺岁愉握在手里,他兴冲冲地向贺岁愉说着老师今日还夸他的字有进步。
又开始下雪了,纯洁的雪花飘落,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肩膀上,贺岁愉转头却发现赵九重不知看了她多久了。
她忽而想起一句话,今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注1]
她笑了笑,赵九重也露出微笑。
***
建隆二年初,
开封府尹王朴去世,开封府尹的位置空了下来。
开封府尹掌握着京畿军权,手中权柄甚重。
五代以来,开封府尹这个位置都是交由亲王,并且大多都交给了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这几乎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
赵九重不得不慎重与臣子们商讨这开封府尹让谁来做。
赵德昭今年才九岁,肯定不能给他,那么就只剩下了一个人选,晋王赵光义。
在赵九重做了皇帝以后,为了避讳,赵匡义改名赵光义,赵匡美改名赵光美。
赵九重今日在崇德殿召见亲信大臣商议开封府尹继任之事,大臣们大体上的意见还是让晋王赵光义担任此职。
众人正商讨时,内侍进来通传:“殿下,皇后娘娘来了。”
贺岁愉除了去年从飞龙院和太仆寺要了两个小吏去南阳买了块地建养马场以外,对朝廷政事参与甚少,所以赵九重对于贺岁愉选择这个时候来找他很是惊讶。
几个大臣听见皇后来了,亦是神色各异。
大家心里都清楚,今日这开封府尹一职的商讨和将来继承人的关联,皇后选择这个时候来,目的几乎不言而喻。
贺岁愉有话要单独与赵九重说,便让内侍引着几位大臣们去偏殿喝杯热茶歇息片刻。
大臣们出去了,殿门关上了。
一时间,室内只有贺岁愉和赵九重二人。
赵九重看着贺岁愉没什么表情的脸色,心头隐隐涌上一些不妙之感。
赵九重眉心一跳,“愉娘,你怎的突然过来了?”
贺岁愉压根没准备卖关子,径直开口问道:“你是不是要让晋王做
开封府尹?”
赵九重手一抖,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明明已经差不多快要确定的事情,但是在贺岁愉问他的这一刻,他怎么就莫名心虚起来了。
贺岁愉直接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我不同意。”
赵九重劝说:“愉娘,如今时局不稳,阿昭年岁尚小,阿义是最合适的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