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贺岁愉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其实早已经将后来的数十步路想好了。
  但是她如今不能一股脑把钱砸进南阳这个马场里,她还需要钱做别的事情,只能待南阳牧场过个三四年第一批马儿养出来了让她先回点血,然后再走下一步。
  不过,若是接下来这几年生意好做,能大赚几笔,她计划中的某几项提前做也不是不行。
  贺岁愉如今的瓷器铺子几乎已经开遍了大江南北,每年进项不知凡几。
  贺岁愉之前在洛阳让人着手组建贸易中心时,顺便在洛阳挑了一块地方准备建书院,她在南阳的这几个月,那边书院应该已经建了一小部分了。
  她还得去洛阳看看书院修建的情况如何。
  等她再回到开封府的时候,已经是年关跟前了。
  忙碌起来日子就过得格外快,一眨眼一年就结束了。
  大宋刚立国,建隆元年的科举一共录了十九人,头一年人心浮动,为了尽可能避免过多的阻力贺岁愉没提这糊名这件事,但是第二年她必须得跟赵九重提一下这件事。
  如果第二年不能搞的话,第三年也必须得把糊名制落实下去,不然任由权贵子弟上来到时候朝中又都是结成一片大网,谁跟谁都沾点儿亲戚关系不说,还堵死了下层的上升通道。
  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所以科举还不像后来那样每三年才办一次,如今的科举每年都要办一次。
  若要真心实意办科举,那么就必须糊名制。
  赵九重平李筠之乱大胜而归,李筠兵败自焚,他的长子李守军开城门投降了,赵九重封李守节任单州团练使,将其调离了潞州,避免李筠那些漏网之鱼的旧部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赵九重五月出发平叛,七月便已经班师回朝,但九月时,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又反了,于是他再次亲征,十一月时才回来。
  不过还是比贺岁愉回来得早上一些日子。
  贺岁愉回来那日,开封府的街道已经挂上了各色各样的花灯,家家户户门口挂着桃符,门窗上贴着年画,煞是喜庆。
  她如今不必亲自带着他们拉货回来,所以往返大多都是坐马车,比之前坐牛车快多了。
  马车进了皇宫,贺岁愉掀开帘子,远远便看见一个人从宫道上跑过来,个头不高,像个小孩的身形。
  “停——”她出声道。
  待马车停下,贺岁愉就跳下了马车。
  她朝那个身影喊:“路上结了冰,慢点跑!”
  那小孩却什么也听不见似的,也许是太激动太兴奋了,速度一点儿没降下来不说,反倒比之前跑的还快,很快就跑到了她面前。
  他扑进贺岁愉怀里,“娘,你终于回来了!”
  赵徳昭如今已经九岁了,他个头蹿得快,只比贺岁愉矮一个头,自然不会轻到哪里去,猛地朝贺岁愉扑过来。
  贺岁愉受到冲击,不受控制地往后退了小半步,地面结了冰很滑,贺岁愉差点儿连带着赵徳昭一起向后倒下去。
  幸好关键时刻有人从身后扶了她一把,这才让母子俩幸免于难。
  贺岁愉回过头来,是赵九重。
  她惊讶极了,“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神出鬼没的?”
  赵九重笑,“就刚刚你与阿昭说话的时候。”
  那边的侍从请赵九重还有贺岁愉上马车,赵九重看向贺岁愉,贺岁愉捂着赵德昭冻得通红的小手,“也没多远,走回去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