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3)
她话虽如此,语气中却没有任何责备之意,反而带上一些不易察觉的关切。
睿王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仍旧精神矍铄,一副虎虎生威的女将军模样,哪怕是现在这样不饰裙钗的闲散姿态,也丝毫不露任何沧桑疲老之色。
而那双与李昭宁的父皇几乎一模一样的双眼正饱含着她几乎从未见过也从不敢正视的暖意,如日光如月色般徐徐洒在她身上,让她如鲠在喉、芒刺在背,好不容易骨气的勇气却在这一瞬间心生退意。
但李昭宁哪里是肯轻易认输的人,她掐了掐自己的手心,还是迎向睿王的目光,甚至能毫不畏惧地弯唇一笑:“侄女来邀姑姑赏月,怎么敢摆天子的大驾?今晚,只有姑侄,没有君臣。”
睿王眉毛一挑,轻嗤一声,似乎对李昭宁的措辞并不相信,但却没有立刻挑破,而是望着她看了半刻,微微笑道:“好,那走吧。”
李昭宁连忙上前来扶。
托住睿王手臂的一瞬间,李昭宁不禁有些意外。睿王的手臂不似寻常女子那般纤细柔软,而是肌肉坚硬匀称,柔韧皮肤下,脉搏突突跳动,比起一般女子更为有力而温暖。
蓦地,李昭宁想起前些日子,她扶住的裴砚的手臂,竟恍惚觉得有些相似。
“在想什么?”睿王微微侧头看着李昭宁,缓缓停下脚步。
月色正浓,窸窣摇动的树影里传来蝉鸣声声。
李昭宁蓦然回过神,望着那双与父皇几乎如出一辙的眸子,手上力道骤然一紧,又立刻放开。
“想……想起昭宁小时候,姑姑也是这般带着昭宁来御花园里散步,抓萤火虫。”
李昭宁笑笑,吞了吞口水,强自忍住喉头泛起的阵阵恶心。
她不太会撒谎,而睿王的脸又总是让她想起她的父亲——那个冷漠、威严,对她从来没有好脸色的父亲,那个只会将她拨到一边、威胁她敢哭就把她逐出宫的父亲,那个与她针锋相对、最终却还是被她摆了一道无奈给了她一个封地的君主。
这样的回忆如洪钟般在脑海中敲响,震得她浑身战栗、几乎落泪,每一次都想转过身撒腿就跑,可是下一刻,她还是会想起河岸边那个渔夫,想起他眼里淡淡的落寞和对盛世的追思。
她是天子,对百姓和社稷有责任,受些委屈又有什么关系?
念及此,李昭宁抬起头,终究还是望着睿王甜甜一笑:“每次想起跟姑姑一起度过的岁月,总是让昭宁魂牵梦绕,怀念不已。”
睿王脸上仍旧是淡淡的笑意未改,语调也缓缓的:“是吗?包括这件我送的衣服,这支我送的团扇?”
李昭宁点头:“姑姑给的东西,昭宁一直都很珍惜。”
“哦?”睿王轻笑一声,眸光瞬间转冷,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李昭宁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幻象,“姑姑怎么不知道昭宁会珍惜我给的东西?”
李昭宁步伐一顿。
“八岁那年生辰,你摔碎了我送去的琉璃笔。”
“九岁那年元宵,宫女倒掉的香灰中是我送去的烧得残缺不全的纸扇。”
“十岁那年你离京时,郊外不远处,有农妇见到了我宋玉你而被你扔掉的点心盒子。”
“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拒绝我,只因为我是你父亲的妹妹,每次见我,就能让你想起你父亲对你那些毫不掩饰的恶意。”
“就为了两万贯修漕渠的钱,你就能放下这么多年恨屋及乌的仇恨,跟我重归于好?”
“昭宁,我不信。”
睿王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剑,直直地将李昭宁钉在原地,叫她浑身发冷、血液逆流,连呼吸都在颤抖。
霎时间天地沉寂,连风都几乎止息,耳畔的虫鸣和蝉声也渐渐远去。
而睿□□唇轻启,语气却不复方才凌厉,而是如丝如绸一般的柔和:“比起现在为了钱而跟我虚与委蛇的你,我更喜欢看到昭宁恶狠狠地对我说,‘我一定会拿到我想要的东西’。” ↑返回顶部↑
睿王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仍旧精神矍铄,一副虎虎生威的女将军模样,哪怕是现在这样不饰裙钗的闲散姿态,也丝毫不露任何沧桑疲老之色。
而那双与李昭宁的父皇几乎一模一样的双眼正饱含着她几乎从未见过也从不敢正视的暖意,如日光如月色般徐徐洒在她身上,让她如鲠在喉、芒刺在背,好不容易骨气的勇气却在这一瞬间心生退意。
但李昭宁哪里是肯轻易认输的人,她掐了掐自己的手心,还是迎向睿王的目光,甚至能毫不畏惧地弯唇一笑:“侄女来邀姑姑赏月,怎么敢摆天子的大驾?今晚,只有姑侄,没有君臣。”
睿王眉毛一挑,轻嗤一声,似乎对李昭宁的措辞并不相信,但却没有立刻挑破,而是望着她看了半刻,微微笑道:“好,那走吧。”
李昭宁连忙上前来扶。
托住睿王手臂的一瞬间,李昭宁不禁有些意外。睿王的手臂不似寻常女子那般纤细柔软,而是肌肉坚硬匀称,柔韧皮肤下,脉搏突突跳动,比起一般女子更为有力而温暖。
蓦地,李昭宁想起前些日子,她扶住的裴砚的手臂,竟恍惚觉得有些相似。
“在想什么?”睿王微微侧头看着李昭宁,缓缓停下脚步。
月色正浓,窸窣摇动的树影里传来蝉鸣声声。
李昭宁蓦然回过神,望着那双与父皇几乎如出一辙的眸子,手上力道骤然一紧,又立刻放开。
“想……想起昭宁小时候,姑姑也是这般带着昭宁来御花园里散步,抓萤火虫。”
李昭宁笑笑,吞了吞口水,强自忍住喉头泛起的阵阵恶心。
她不太会撒谎,而睿王的脸又总是让她想起她的父亲——那个冷漠、威严,对她从来没有好脸色的父亲,那个只会将她拨到一边、威胁她敢哭就把她逐出宫的父亲,那个与她针锋相对、最终却还是被她摆了一道无奈给了她一个封地的君主。
这样的回忆如洪钟般在脑海中敲响,震得她浑身战栗、几乎落泪,每一次都想转过身撒腿就跑,可是下一刻,她还是会想起河岸边那个渔夫,想起他眼里淡淡的落寞和对盛世的追思。
她是天子,对百姓和社稷有责任,受些委屈又有什么关系?
念及此,李昭宁抬起头,终究还是望着睿王甜甜一笑:“每次想起跟姑姑一起度过的岁月,总是让昭宁魂牵梦绕,怀念不已。”
睿王脸上仍旧是淡淡的笑意未改,语调也缓缓的:“是吗?包括这件我送的衣服,这支我送的团扇?”
李昭宁点头:“姑姑给的东西,昭宁一直都很珍惜。”
“哦?”睿王轻笑一声,眸光瞬间转冷,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李昭宁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幻象,“姑姑怎么不知道昭宁会珍惜我给的东西?”
李昭宁步伐一顿。
“八岁那年生辰,你摔碎了我送去的琉璃笔。”
“九岁那年元宵,宫女倒掉的香灰中是我送去的烧得残缺不全的纸扇。”
“十岁那年你离京时,郊外不远处,有农妇见到了我宋玉你而被你扔掉的点心盒子。”
“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拒绝我,只因为我是你父亲的妹妹,每次见我,就能让你想起你父亲对你那些毫不掩饰的恶意。”
“就为了两万贯修漕渠的钱,你就能放下这么多年恨屋及乌的仇恨,跟我重归于好?”
“昭宁,我不信。”
睿王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剑,直直地将李昭宁钉在原地,叫她浑身发冷、血液逆流,连呼吸都在颤抖。
霎时间天地沉寂,连风都几乎止息,耳畔的虫鸣和蝉声也渐渐远去。
而睿□□唇轻启,语气却不复方才凌厉,而是如丝如绸一般的柔和:“比起现在为了钱而跟我虚与委蛇的你,我更喜欢看到昭宁恶狠狠地对我说,‘我一定会拿到我想要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