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8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年有两批大学生毕业,将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大批量高学历的新鲜血液。
  分配到海州厂的这四名大学生分别来自赵北大学、和赵北科技大学,都是年级中学习成绩佼佼者,是秦今朝在去年年末专门去这两所大学挑的。
  秦今朝让小涂专门去叮嘱干部处,一定要好好接待这四名技术人才。
  原本负责新干部接待的薛洋,现在转入总务宣传部,专门负责厂报的编辑,海州厂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等。
  而厂报和厂广播室也彻底分开归两个部门管理。高小萍不再负责厂报事务,专职做广播员,负责早、午、晚间新闻播报,并从职工中之中提拔出一名声音条件比较优秀的男士,做她的搭档。
  两人工作上不再产生交集。
  接替薛洋职位的,是从档案室调过来的,是位女同志,刚生完孩子不久,孩子有婆婆带着。
  休息了一年产假后,再来海州厂上班,便感觉到了厂里的大不相同,又有了整体欣欣向荣、每人都充满了干劲儿的氛围。
  这种气氛的感染之下,她也起了上进的心思,觉得档案室虽然比较闲,但工作枯燥又无趣,而且几乎没有升职空间,便主动申请了调职。
  正好薛洋的岗位空缺出来,经过考核考评之后,就让这位女同志调了过去。
  接到四位大学生,从吃住行上面周到地安排好,办理入职手续,参观完海州厂,进行了深入的进厂培训后,就安排他们到各个车间进行轮岗——这是秦今朝做出的新规定,技术人员必须要对一线车间生产情况,设备使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
  在这期间,秦今朝虽然没有和他们见面,但一直默默地观察着他们,从技术,品行,性格、学习能力、自主性等等方面做着全方位的考察。
  之后又安排时间,和他们几位分别面对面做交流,之后将其中两位安排到了技术处,另外两位安排到了技改办公室。
  他尤为重视安排到技改办公室的这两位,准备当做重点培养对象,叮嘱技改办公室主任庄东明亲自带他们。
  秦今朝刚到办公室,将外套脱了,挂到木衣架上,涂主席就端着他的大茶缸子来了。
  这位老同志,时不常就来汇报一下工作,说说自己遇到的问题,请秦今朝帮着拿个主意,不过,还没打上班铃就过来,却是稀罕事。
  也没等秦今朝问,涂主席就主动开口:“最近有部电影叫《少林寺》,武打片,讲的是一群和尚的事,你听说过没?”
  秦今朝虽然比较忙,但这部电影的大名还是知道的,不光知道,还和颜丹霞专门跑去海州市里看过,武打场面精彩纷呈,故事精彩,确实很好看。
  一毛钱一张门票,场场爆满。
  涂主席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这部电影,秦今朝便点点头,听他继续说下去,
  “好多职工跟我反映,想要看这部电影,说是周末去海州电影院排队,根本买不到票。年轻的大姑娘、大小伙们就爱看点新鲜玩意儿,看不上就心里头抓心挠肝的,天天跑我跟前来念叨。可是这部电影太抢手,我跟市文化局问了,说是匀不出来胶片给我们,我是想着你能不能出面,给咱们借来一盘,放几天就给还回去。”
  秦今朝听得有些哭笑不得,涂主席自从对工作开始上心后,干劲真是足得很,也喜欢下基层倾听职工们的诉求。以至于现在和职工们打成一片,尤其是年轻职工们,想看什么电影都能直接和他这个工会主席提要求了。
  终于能看出小涂那性子是遗传自谁了。
  只是让他这个副厂长去跟人家要一张小小的胶片,秦今朝还真是张不开嘴,人情也不是用在这个地方的。
  秦今朝想了想,说:“你跟海州市文化局的人商量一下,请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到我们电影院来放映电影,我们提供场地、电、机器,他们按照市面上的卖票给我们,看看他们同意不同意。”
  海洲厂电影院片源走的是省工会渠道,跟文化局不相关。海州市的电影院都是文化局下属盈利单位,既然都是盈利,那在哪儿盈利都一样的。
  涂主席捧着大茶缸子站起来,笑着说:“他们肯定同意,得了钱,还省了电钱,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同意,那就是跟海州厂过不去了!”
  涂主席满意地走了,边走边吸溜茶水,还能听见他惬意地呼气声。
  秦今朝笑着摇摇头,没多说什么,不管怎么说,这种工作干劲儿都是值得鼓励的。
  跟沈厂长汇报完这次去化工部的情况,刚回到办公室,站到窗户边,遥望下造粒塔,再低头看看偌大厂区,顺便做一些拉伸运动,就看见厂区门口外,忽然来了一行人,披红带彩,敲锣打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