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声音响亮,隐隐地传到了办公区这边。他盯着看了一会儿,预感是件好事,便没有再关注,继续埋首到工作中。
  【作者有话说】
  下本开:绿茶成长实录,写一个没那么正能量,全是心机的女主。
  小天使们,烦请点个收藏哦~
  第78章
  不一会儿, 锣鼓声渐近,显然是被门卫放行进了厂区里。秦今朝放下纸笔,又坐了一会儿, 果然小涂敲门, 一脸喜色地走了进来。
  “厂长, 你听见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声音了没?”
  这么大的声音,哪能听不见呀?秦今朝没回答, 笑着问他:“怎么回事?”
  小涂走到了近前,说道:“是有人来给咱厂里工人送锦旗来了!您猜猜是给谁送的?”
  厂里两千来号干部、职工, 这谁能猜得到?
  秦今朝不言语,小涂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迫不及待地说:“是蒯鹏!厂长,您还记得他吗?就是那位爱跳迪斯科, 爱听港台歌曲, 梳背头、留长头发,穿花衬衫, 牛仔裤,带□□镜, 还爱游泳的那位,运销部的大车司机。”
  秦今朝记起了他,这是位热心肠,爱说爱笑的年轻人,只是因为他的穿着打扮,还有一些另类的行为, 导致在厂里名声不太好。
  虽然已经是1982年, 虽然他这样的穿着打扮、喜好在燕市大街小巷已经是司空见惯, 但是在海州厂依然被人诟病。
  “他是去海西县送货,回程的路上有条河,河上结了冰,有几个孩子在河面上打冰出溜,突然冰层断裂,四名孩子掉进了水里,有大些的孩子比较机灵,赶紧大声喊着救命。蒯鹏正好从那边路过,听见呼救声,连忙停车跑过去,连棉衣棉裤都没顾上脱,就跳进了水里,将那四个孩子一一救了出来。见几个孩子都没啥事,他就悄悄走了。回来之后也没跟任何人说,他脸上、手上都被冰碴子划破了,运销部的人还以为他遇上劫道的了,他也没言语,只说是自己摔倒的。”
  小涂一口气儿说到这里,深吸口气,脸上是对于做了好事儿不留名的不理解。多光荣啊!要是他救了人,指定满世界的张扬,用秦今朝的话来说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做了好事让人知道了,才能更好地激励别人嘛。
  他接着说:“因为蒯鹏经常跑这条线路,围观人里头有认识他的,这几名孩子的家长几经辗转打听出来他的身份。他救人是三月份发生的事,这都四月了,才找到他。这可是救命恩人啊,不光救了两个孩子,还救了两个家庭,现在只让生一两个孩子,个个都跟宝贝蛋似的!您是没看见,那几名家长给蒯鹏送来了那老大一块镜子,上面写着感谢救命之恩,有家长看见蒯鹏,就让孩子给他下跪。”
  小涂大概齐把救人的时间,地点,对象都说清楚了,发表自己的观点,“蒯鹏平时也没少干好事儿,今天终于能露脸了。”
  这会儿锣鼓声暂时停了,秦今朝站在窗边往下望,已经有厂领导下去负责接待事宜了。他问小涂:“通知海州日报的记者了吗?”
  小涂点点头,“过来之前我见了薛洋,他说已经给那边打过电话了。他还准备写一份新闻稿,投稿到《化工报》去。”
  薛洋被被《化工报》吸纳为通讯员,比外来投稿更容易发表,化工报上关于海州大化厂的报道也多了起来。
  秦今朝对他们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很满意。
  一场感谢好人好事的活动,喧闹了一上午,落水儿童的家长们才离开,《海州日报》、海州广播电台的记者,都过来采访。
  秦今朝没有出面,有负责这些事物的厂领导在,不需要他事事都管。
  转眼间就到了四月中下旬,很快就到五四青年节,又到了一年一度评选“青年突击手”的时候。
  这个奖项在海州厂的含量很高,和年末评选的‘先进工作者’并列。
  秦今朝拿到了各个车间、部门上报的候选名单。
  看了一遍,没在里面找到蒯鹏的名字。他刚刚做了件轰动海州厂的好人好事,还被人敲锣打鼓送了锦旗,上了《海州日报》,个人事迹也被《化工报》化工人风采栏目组报道了,按理说怎么也能有资格上候选人名单。
  他让小涂去找了蒯鹏这几个月的考评表,发现他工作方面门门都是优,只是在思想道德方面拉低了分数。
  秦今朝打电话将运销处如今的处长黄建军叫了来。
  黄建军是以前运销处的副处长,段军自动调职之后被提拔上来,也是以前海州县化肥厂的老干部,今年已经57岁了,马上到快退休的年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