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竹帘三叩抱柱,秋海棠的影子照在地上,闻风婀娜。封璘仍旧执笔画着什么,听闻迟笑愚来报神色如常,笔锋都不改流畅。
“死人了没有?”
迟笑愚一窒:“好像还没.......”
封璘冷嗤:“三寸鸟,七寸嘴。”
这是闽州一带流行的民谚,意指干打雷不下雨的脓头草包。迟笑愚不解,问道:“真要是闹出了人命,此事可就不好收场了。桑尚书本就对您修筑炮楼颇有微词,倘若再有人命官司,岂不是越发授人以柄?”
“要的就是授人以柄。”
封璘最后一笔落定,悬腕兀自欣赏,迟笑愚是唯一知道话中内容之人,半点不敢多话。
“你瞧这当今朝堂,上上下下待本王是真的臣服,还是徒有其表?”
“自然是阳奉阴违者居多。”
封璘眉峰轻挑,兵戈之气敛于一双深瞳,就成能破开鬼蜮人心的无形之刃:“授人以柄,也是予人诱饵,让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闻着腥味儿显形,倒省去本王挨个翻查的功夫。”
迟笑愚心头蓦然大亮:“您的意思是?”
“你知道在草原,何种情形下才能将鬣狗一网打尽?”
“那必定是诱饵的血腥味足够大的时候。”迟笑愚稳声答道。
封璘搁笔走到窗边,越过秋海棠仙姿逸群的花叶,瞧见了庭院中那个马尾高束的身影。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庭院中有一片新挖的池塘,引温泉水注之,初秋时节犹有莲叶挨挤,娇花嫩蕊点缀其间,好不可人。
塘边趴着一大一小两个脑袋,沧浪拿扇柄戳一下,怀缨的大脑袋就往水里多探一寸,直到衔住那条缓缓游弋的金鲤,小心翼翼地叼到沧浪手上。
封璘寒气缭绕的眼睛忽然弯了一弯:方才说与副将的只是原因之一,更要紧的是,这主意是先生说与他的。
先生欲借此将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在众怒难平的汹涌中承受万箭穿心的痛苦,一如当年自己加诸于他和晓万山的一样。
封璘都知道。
既然是先生的心愿,那么。
他又怎么能不照做呢?
“过两日,请玉非柔来。”
*
“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这是座废弃多时的旧城墙,瓦片掉落,瓮城半面坍圮。透过残缺不全的女垛望去,正好能看见落暮时分的夔川渡口,晚霞铺地,浪耀碎金。
“先生的折俸之法果然奏效,才过一周,便已凑齐修筑炮楼所需的七十万两银。”
封璘走来,替沧浪捋平衣上风领,“本王下令从江、兖两州调来了百万块青砖,坚若磐石、牢不可摧。往后凭哪路宵小的炮火,都不能伤及钦安县城的一寸土地。”
顺着手指的方向,沧浪只见滔滔海面,船已定锚靠岸。大块端正四方的青黑色砖石被军役搬运下来,整整齐齐码放如山,几乎铺满大半个港口。
浪势汹涌,一如三年前狼奔豕突的倭寇,冲击着并不坚实的堤岸。沧浪突然想,要是三年前的城破之夜,他目之所及处也有这样一座山,贼人便不会那么轻易兵临城下,那个老兵不会死,钦安不会惨遭屠城。杨大勇与他,也不必背负着万世难洗的污名。 ↑返回顶部↑
“死人了没有?”
迟笑愚一窒:“好像还没.......”
封璘冷嗤:“三寸鸟,七寸嘴。”
这是闽州一带流行的民谚,意指干打雷不下雨的脓头草包。迟笑愚不解,问道:“真要是闹出了人命,此事可就不好收场了。桑尚书本就对您修筑炮楼颇有微词,倘若再有人命官司,岂不是越发授人以柄?”
“要的就是授人以柄。”
封璘最后一笔落定,悬腕兀自欣赏,迟笑愚是唯一知道话中内容之人,半点不敢多话。
“你瞧这当今朝堂,上上下下待本王是真的臣服,还是徒有其表?”
“自然是阳奉阴违者居多。”
封璘眉峰轻挑,兵戈之气敛于一双深瞳,就成能破开鬼蜮人心的无形之刃:“授人以柄,也是予人诱饵,让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闻着腥味儿显形,倒省去本王挨个翻查的功夫。”
迟笑愚心头蓦然大亮:“您的意思是?”
“你知道在草原,何种情形下才能将鬣狗一网打尽?”
“那必定是诱饵的血腥味足够大的时候。”迟笑愚稳声答道。
封璘搁笔走到窗边,越过秋海棠仙姿逸群的花叶,瞧见了庭院中那个马尾高束的身影。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庭院中有一片新挖的池塘,引温泉水注之,初秋时节犹有莲叶挨挤,娇花嫩蕊点缀其间,好不可人。
塘边趴着一大一小两个脑袋,沧浪拿扇柄戳一下,怀缨的大脑袋就往水里多探一寸,直到衔住那条缓缓游弋的金鲤,小心翼翼地叼到沧浪手上。
封璘寒气缭绕的眼睛忽然弯了一弯:方才说与副将的只是原因之一,更要紧的是,这主意是先生说与他的。
先生欲借此将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在众怒难平的汹涌中承受万箭穿心的痛苦,一如当年自己加诸于他和晓万山的一样。
封璘都知道。
既然是先生的心愿,那么。
他又怎么能不照做呢?
“过两日,请玉非柔来。”
*
“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这是座废弃多时的旧城墙,瓦片掉落,瓮城半面坍圮。透过残缺不全的女垛望去,正好能看见落暮时分的夔川渡口,晚霞铺地,浪耀碎金。
“先生的折俸之法果然奏效,才过一周,便已凑齐修筑炮楼所需的七十万两银。”
封璘走来,替沧浪捋平衣上风领,“本王下令从江、兖两州调来了百万块青砖,坚若磐石、牢不可摧。往后凭哪路宵小的炮火,都不能伤及钦安县城的一寸土地。”
顺着手指的方向,沧浪只见滔滔海面,船已定锚靠岸。大块端正四方的青黑色砖石被军役搬运下来,整整齐齐码放如山,几乎铺满大半个港口。
浪势汹涌,一如三年前狼奔豕突的倭寇,冲击着并不坚实的堤岸。沧浪突然想,要是三年前的城破之夜,他目之所及处也有这样一座山,贼人便不会那么轻易兵临城下,那个老兵不会死,钦安不会惨遭屠城。杨大勇与他,也不必背负着万世难洗的污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