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耿直的杜甫看不明白这一切,他不懂皇帝的猜忌,不懂权力的纷争,他只知道房琯无罪,于是一心谏言只为还房琯清白。】
  【但杜甫的耿直让李亨厌烦疲倦。这个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狼狈来投奔他的拾遗像是卡在嗓子中的鸡骨头一样让人讨厌。】
  【于是李亨命人将杜甫抓起来,认为杜甫与房琯是同党,三司会审,要定杜甫的罪。】
  【后来的宰相张镐全力营救杜甫,杜甫这才免于死罪,可就此他也失了盛宠,“帝自是不甚省录”,此生都与官场无缘了。】
  【那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也最终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杜甫此生不能成为辅佐之臣,而李亨,也根本不是尧舜那样的皇帝。】
  [yue!李亨还尧舜那样的皇帝,不许碰瓷尧舜。]
  [李亨满脑子的权力啊!]
  [李亨因为自己争权要抹黑房琯,然后杜甫把房琯的清白说出来,李亨就恼羞成怒了。]
  [辅佐李亨没有前途的,大唐究竟能不能有一个好皇帝了。]
  李隆基恍惚想起了自己很久没想起的儿子李亨。
  他开始想天幕中,李亨是为何能当上太子呢?
  因为李瑛死了,武惠妃也死了。
  而他最开始属意的李瑁也不再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所以按照岁数来排,到了李亨。
  可李亨有才能吗?
  李隆基想了想,觉得完全没有。
  甚至都不如他的孙子。
  李隆基瘪嘴。
  【可杜甫从不记恨皇帝的“不甚省录”,他满心都是大唐子民,满心都是家国大事。】
  【在辗转各地漂泊的时候,他从没有过一刻放弃过对国事的关注。】
  【看到因战乱而哀鸿遍野的景象,他饱含热泪写下了《春望》。】
  【大唐已然存在,这个国家依然没有改换名字,就是山河城池,一草一木,也都是曾经他所在熟悉的模样,可这国家经历了一场战乱之后,失去了他所有的元气。】
  【昔日繁花似锦,杨柳低垂之地已改头换面,这里杂草丛生,荒芜破败。】
  【于是杜甫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作者有话要说】
  芜湖,魂好像在飘,醒来再接着码,啵啵(晚安亲亲)
  第130章 杜甫之后,再无诗圣
  [这首诗大家都背过吧, 尤其是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记了很久。]
  [小时候读杜甫只知道那是必备篇目,长大了读杜甫总是觉得难过。]
  [没被社会毒打过就很难懂杜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