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诗佛王维睁大眼睛。
  原来他与诗圣杜甫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真神奇啊。
  众人也觉得神奇,纷纷往王维那里看去。
  意思很明白了:你知道诗圣什么样子不?
  王维简直哭笑不得。
  这安史之乱没有发生,甚至于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此时被五花大绑扔在殿前,看着像是疯到呆滞一般。
  既然没有安史之乱,他如何会跟诗圣杜甫有同被俘虏的交情呢?
  众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把脑袋收回去,摇头叹息。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杜甫被抓也仅仅是因为会写诗,有点才名,但他的官儿实在是太小了,叛军都看不上,因此他们将王维囚禁起来,而并不看管杜甫。】
  【因此这也给了杜甫逃跑的机会。在李亨的军队接近长安北方的时候,杜甫从长安逃出来,他一介文人,不会武功,身上连个包袱都没有带。】
  【见到唐肃宗李亨的时候,身上衣服都被划烂了,脚上鞋子也不知道掉到哪里,浑身是泥。】
  【有人如此大费周章只为投奔李亨这个新皇,李亨心情还是很好的,于是他给杜甫升了一阶官位,于是杜甫成了我们人人都知道的杜拾遗。这也是杜甫此生做的最大的官儿了。】
  [啊,就升了一阶啊,李亨可真抠呢。]
  [是啊,抠抠搜搜,李亨当时手底下能有几个人啊。]
  [也可能是不信任杜甫吧?]
  [那时候需要的是武将,武将还是很稀缺的,文官就没那么受重视了。]
  百官皆叹息。
  杜甫为赚一官半职都豁出性命了,可杨国忠那等奸臣靠着赌术轻而易举就能混上高官。
  忠臣难当啊。
  百官又瞧了瞧李隆基。
  也幸好现在的陛下不是天幕所说那样昏聩之人。
  若陛下跟天幕里的陛下相同,那就他们所有人着上谏的架势,一个两个都得掉脑袋。
  现在的陛下,好啊。
  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但是宽容啊!还愿意自省。
  好皇帝!
  【但杜甫也并没有做很久的拾遗,没多久他就被贬了。】
  【这要从房琯这个人说起。李隆基当时为了表示自己放权,支持儿子继位,将手里的人都送给了李亨,任李亨调遣。】
  【李亨始终觉得房琯是李隆基的用来监视他扳倒他的间谍,所以夺回长安之后就用收取贿赂的罪名,把房琯给处置了。】
  【房琯究竟有没有贪污,重要的是在李亨心里,房琯这个人必须有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