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谁不喜欢忠心为国的颜家呢?
  朝臣们七嘴八舌,热心介绍着这项有趣的工作。
  “大家这都是在诗圣身上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了呢。”
  “是啊,颜侍郎可试试同陛下谏言。”
  “很有意思,一试便知。”
  谏言?有意思?
  颜杲卿懵懵懂懂,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感谢周围人的善意。
  谏言,他记住了。
  听到朝臣们小声交谈的李隆基吓得屁股都夹紧了。
  他们想做什么?是不是看到他最近头发又茂密了?
  李隆基双眼昏昏,只觉得更艰苦的日子或许还在后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人老了,熬夜都变得不是那样精力充沛了。
  在看过天幕之中李隆基过的美好日子后,现在的李隆基有些想颐养天年。
  他甚至带着荒唐地想着,他的孙子怎么还不成长起来?
  李瑛那个没用的儿子!现在都不能来接班,搞得他现在等孙子长大等的很苦!
  被渴望着成长起来的李瑛目光灼灼看向天幕。
  此时此刻,他更能理解诗圣杜甫的理想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不是一个应该被嘲笑的理想,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而杜甫也仅仅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生不逢……时?
  这个时取决于何?
  杜甫没能入朝堂,是怪排斥异己的李林甫,还是怪一代奸相杨国忠?亦或是发动战乱的安禄山?
  可若是皇帝耳聪目明,奸相不会有入朝堂的机会,动荡国之根本的战争也不会发生。
  诚然,时势造英雄,可皇帝,是那个能造时势的人。
  李倩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对着天幕恭敬作了一揖。
  诗圣,真乃圣人也。
  这何止是圣人,这是吾师。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听说李亨继,成了新的皇帝。他寄希望于这个新皇,不顾战乱只身北上,投奔灵武。可杜甫到底还是不幸的,他没能见到李亨,却被叛军给抓了起来,同王维一起成了俘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