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他们听不太懂,但感觉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听懂了最后的话,建好了以后就不缺水源了,于是一片叫好声,
  “太后陛下圣明!”
  “太后陛下圣明!”
  魏倩听闻就知道,太后开始发力了,她要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魏倩其实是个比较咸鱼的人,只要不惹到她头上,对面做为国为民的事,那是对面的仁义,她不会干涉。
  大家各忙各的呗,治国又不是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就好像,大梁建成了,所交的税,几乎是诸侯们的总和,这也是因为商税30,而农税十五税一。
  但也还是高得离谱,让朝野侧目,甚至觉得魏倩高风亮节,这么多的税,居然就直接给朝庭了,不带偷一点的。
  哪个诸侯不都是意思意思?她怎么这样缺心眼!
  但是她的治理方法,怎么让地方变富的,诸侯王们派了不少人去,甚至还装模作样的自己去。
  不要小看这个时代诸侯王治理下卷的程度,他们是对彭越,和英布的下场很有心理阴影的,尤其是英布,这下明明是很好的地盘,却一穷二白,人口都被大汉吸光了。
  他们痛定思痛,去抄大汉的治理,去抄梁地的富裕,想着经过代代的努力,看能不能以下克上。
  他们也想变成中央朝庭。
  这些魏倩看在眼里,卷呗,有竞争才有上进,不然多颓废呀。
  有敌人才需要能臣。
  所以诸侯地在大兴基建,他们对商业有兴趣,但没那么大,他们更感兴趣农业,因为他们需要粮食,有粮食有钱才能养军队,如果朝庭要削藩,他们有军队才能自治,如果有机会,朝庭内乱,他们也是需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