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坚的思路再一次偏了,“宣太子回朝。”
  杨坚下旨, 让被贬去修长城的杨广回来。
  已经磨炼了三年, 想必他这个儿子已经知道民间疾苦, 且有神迹在前, 大隋的命运定会改变!
  杨广没想到, 三年之前因为神迹他被罢黜流放,三年之后他再次因为神迹, 再次归来。
  这一次,他不演了, 直接夺取,权利只有在自己手上才最牢固。
  至于什么民间疾苦,他都记着,当年落井下石之人,一个都别想善终!
  杨坚再次看向神迹,等着神迹讲述他得义仓制度,为天下百姓的义仓制度。
  【杨坚】:朕的义仓!
  【杨坚】:朕的义仓!
  【杨坚】:朕的义仓!
  看天幕上忽然出现杨坚的发言,李世民不禁眉头一皱,同样是文帝,李世民推崇汉文帝,对隋文帝却…
  看见杨坚的发言,乐瑶决定先对比一下隋唐的义仓之策,二者名字一样,却大有不同。
  【虽然说是隋唐的义仓制度,但是唐和隋的制度却不尽相同。
  隋朝的义仓制度初衷是好的,但是不知怎么就变味了,本来就是为了赈济灾民的义仓,灾年的时候却不开仓不说,还加大了百姓的负担。
  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百姓都必须上交粮食,眼见着义仓越来越满,隋文帝真的做到了家里有粮,只是他不慌而已。
  隋文帝的功劳咱不否定,他算的上一位好皇帝,但在义仓之策上,不得不说,把守财奴表现的淋漓尽致。】
  乐瑶放出小动画,一排高高的义仓,在义仓的大门口有一把大大的锁。
  然后一个皇帝小人走过来,头上几个大字,“不能开!”
  守财奴三字直击杨坚心口,他勤俭节约,一生为民,守财?他守什么财了?他不是为了后世子孙攒的么?
  再说义仓本来就是给隋朝军队准备的,没有军队保护,王朝怎会稳固。
  【赵匡胤】:义仓的粮食到底有多少,够吃五六十年?
  这个问题赵匡胤一直想知道,今日正好找神迹求问。
  【主播觉的有些夸张,毕竟真放五六十年,也不能吃了。
  但是隋朝义仓的粮食绝对不少,当年李密起义,开放洛口的粮食,据说过来领米的百姓多哒百万口,百姓去洛水淘米,毒把洛水的水给淘白了。】
  “隋炀帝真能败家,比咱们大宋还能败家。”赵匡美感叹,人真是不能比烂,方才和唐朝别的时候,觉的大宋一无是处。
  如今和隋一比,好似也还行。
  【对于隋文帝的如此义仓制度,唐太宗李世民也点评过,隋朝灾年,灾民遍地,食不果腹,但隋文帝却不开义仓,明明义仓的粮食够所有灾民吃。
  舍本逐末,留有那么多粮食不给百姓,只为留给后代,最后不还是被隋炀帝给败光。
  在李世民看来,粮食够吃就行,义仓制度本来就是为了让百姓安稳的渡过灾年,而不是为了给后世子孙留有什么。
  后世子孙若是贤良,根本不需要上一代给他留什么,后世子孙若是德行缺失,留再多也没用,隋炀帝杨广就是最好的例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