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0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举个例子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对春耕时节是多么重视,多以身作则。
  太子李承乾的成年冠礼,按算的日子应该在二月份举行,最为吉利。
  但是二月份正是春耕时节,李世民怎么会为了太子的加冠礼而耽误农忙。
  李世民到加冠礼什么时候都可以举起,但是民生却耽误不得,于是李承乾的加冠礼被推迟。】
  听到自己的加冠礼因为民生被推迟了,李承乾心里仿佛被堵住了似的。
  他还小,没有他阿耶的度量,李承乾觉的自己的加冠礼只有一次,春耕则年年有,为何自己就得让着。
  李承乾低头,不敢让他家阿耶看到他如此模样,否则又要教导他为君者要造福百姓,什么百姓是水,君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承乾真是听了太多次了…
  *
  宋
  “唐太宗真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哎呀呀,太子李承乾,皇兄,李承乾是不是那个废太子?”赵匡美问赵匡胤,他忽然有点想不起来了,赵匡胤点头。
  “看看人家大唐,废就废没用的太子,咱大宋那么多没用的昏君,怎么就没一个人废了他们。”赵匡美叹气。
  虽然他三叔没点名说谁,但是赵德昭总觉得心口有点闷。
  【唐朝沿用了前面朝代的均田制,并加以改进,如此之前被忽略的弱势群体。
  虽然之前也有朝代给他们分田,但是他们根本无力耕种,一方面耕田荒废,一方面弱势群体仍旧弱势,没得半点改善。
  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李世民下令,地方上的官员必须帮助他们来完成耕种任务。
  地分给他们,为了就是让弱势群体也有粮食吃,且根据田的不同,纳税自然也不同。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大大提高了百姓种田的积极性。】
  【有田自然要有水了,李世民在位期间兴修水利,修建的数量共计二十多个。
  这二十多个水利项目,自李世民登基,前前后后已经修建了二十多年。】
  杨坚想起之前神迹所说,他儿子杨广修运河只用几个月,后世唐朝皇帝竟用了二十多年。
  杨坚叹气,但心里还是向着杨广,起码修运河是对的。
  第93章
  【除此之外, 唐太宗李世民还沿用隋朝的义仓制度,所谓家里有粮,心底不慌。
  丰年的时候丰收,自然要为灾年的时候做准备, 义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
  义仓制度算的上最早的粮食储备的雏形, 可见古人的智慧。】
  听到神迹提到自己的义仓制度, 杨坚带着一丝丝骄傲, 后朝小儿竟然还在沿用自己的制度,这说明自己是多么英明。
  想到这里, 杨坚不由的叹气,后世小儿还能继承自己的衣钵,为何他家的血脉就不能。
  明明也开凿运河,明明也去征战扩土,明明…
  越想, 杨坚越觉得其实他儿杨广做的不差, 只要节俭一些, 只要步子不要脉的那么大, 说不定隋朝不会二代而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