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公司找南江厂人事部门一问,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果然。其中一位专家道,t林叙这个名字我也听说过,据说是程安民的干将,他这种本身就有经验、擅长负责大项目的员工,出去过一次之后,水平提升往往相当迅速。
  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限制了经验的再发展。
  总公司的领导好奇道:他这份方案有那么厉害吗?
  造出来的船怎么样,得等船正式下水之后才知道。专家答道,但我们可以保证,这么一艘船能够下水。
  能下水的船=一艘正常的船。
  而这艘船是一艘石油液化气船。
  换而言之,哪怕这艘船造得不够好,它也绝对会是一艘正常的石油液化气船。
  这个答案就足够了。
  目前国内的船舶市场尚且没有一艘石油液化气船,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南江厂能完成一艘石油液化气船的建造,那就是一种巨大的突破。
  不过我还是觉得很诧异。一位专家道,南江厂出方案的速度太快了,倒让我觉得,林叙本人是不是有造这一船型的经验?
  难道他在国外学了?
  学校恐怕不会教他这个,液化气船也是有技术壁垒在的,他一个留学生,人家不会叫他学到关键技术。
  那还能有什么原因?他本人是个天才呗。
  他负责南江厂那艘巴拿马型散货船的时候就年轻得吓人,只能说,有些人天生就适合造船,这份天赋其他人羡慕不来。
  专家们把南江厂的方案瞧了又瞧,还是觉得这份方案到处都透着合理性:等南江厂把这艘lpg船造出来,只要能造成功,咱们就有造lpg船的模板了,以后就能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拓宽lpg船的建造规模,甚至更进一步发展lng船。
  要不和南江厂那边联系一下,咱们也去观摩观摩这艘船?
  现在才出了设计方案,他们厂里的建造方案估计还没出,就和程安民说一声,以程安民的脾气,他是不会拦着咱们的。
  南江厂这边,程安民同样在等着总公司的反馈。
  他们厂的方案究竟可不可行?如果不可行,问题出在哪里?他需要得到一个答案。
  可等待的周期实在是太久了,程安民估算了一下,方案交上去之后,总公司那边足足20天没有给厂里回音。
  行还是不行?
  程安民虽然没有把自己的全副精力放到这个项目上,可他实际上对这个项目颇为重视。
  厂里负责调到液化气船项目的,都是各科的骨干,贯穿这艘船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就连负责预算的,都是厂财务科的老将。
  厂里这么重视这个项目,其他项目的负责人多多少少有些意见,找分管副厂长诉说难处的负责人都有好几位了。
  确实,液化气船这个项目重要,它是高附加值船,把它搞好了,对南江厂的名气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有莫大的好处,可厂里也不能过于厚此薄彼。
  每回林叙的项目都能调配精兵强将,那其他人的项目难道就不重要?
  别的负责人愿意理解,却不代表他们内心认可厂里这种做法。
  不过程安民表现出了对这个项目的看重,他的想法没有因为厂里出现质疑声而发生转移,所以其他人只是抱怨两句,倒没有到他这个厂长面前说三道四。
  熬了许久,程安民总算等来了总公司的电话:专家评估通过了,程厂长,期待你们南江厂造出国内第一艘液化石油气船,我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