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啦,擅长算计的皇帝把一切背后的勾当看得明白,他也自然知道,顺手坑坑文官也就算了,这样堪称掘文官根的事情,总不能上来就摆在明面上大大方方干。
  兔子急了还咬人,文人造反的可能性虽然够低,但也不是完全不会发生。
  ——那些被压抑着的武将,说不准哪个心里头就想着干一票大的呢。
  于是他们只能是笑。
  “各位卿家何须多礼——朕在诸位心中难道就是这样数典忘祖的存在吗。”
  一句话,他们退了一步,定下了对于天幕这番言论的基调。
  可是文官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喜色的产生:他们太清楚赵家人骨子里流淌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品质了。
  强硬还是柔和,倨傲还是软弱,偏执还是宽容……这些在外的表象或许各有差异,但是见惯了他们的处置方式,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本质是不会更易的。
  ——冷酷自私。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许赵家人才是这世上最市侩精明的商人吧。
  那么怎么能指望他们,轻易地就割舍掉自己眼前的肥肉与利益呢?
  那几张嘴开开合合,吐露出的字词并不相同,说话的语气也并不一致,然而隔着时空的限制,宋朝官员却都感觉到了后背上生出的寒意。
  他们只能接受皇帝见缝插针提出的意见,作为这场眼见着将绵延长久的交易,此刻短暂的筹码。
  皇帝没可能那么简单放过他们。
  这是所有官员,此刻心中冒出来的共识。
  —
  赵煦停笔。
  在天幕论述过程中匆匆忙忙找出笔墨的年轻皇帝,看着自己眼前洋洋洒洒写下的提议。
  “士农工商……一时之间动摇倒是没什么可能的……”
  映着手旁摇曳的烛火,他此刻苍白的脸上,一双眼睛却熠熠如星火。
  “但是,”
  他的手指摩挲着宣纸带着点粗糙质感的表面,嘴角勾出一个冷意的笑来。
  “开制科,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方向,不是吗?”
  —
  在一切纷扰之中,平静了很久的天幕,终于重又开口。
  它不在乎观众对它的议论,不在乎被誉为神明亦或是斥责为妖邪。
  在很长的时间里它璀璨如天上星辰,绚烂如白日坠地,此刻却宛如一轮不再高悬,却依旧寂冷的孤月,清影不因万物更易。
  它继续。
  【好吧,话题有点扯远。
  但既然都讲到王安石变法中的科举改革了,我们关于庆历新政的阐发便就此打住,正式进入主线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