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谢昭宁(重生) 第40节(2 / 4)
他向来聪慧, 想来总是有想通的一日, 可他也向来良善,那未曾想通的夜里,面对每每午夜梦回,便会化为一缕残梦似跗骨之蛆的负疚,又会是如何得为难与自愧神伤?
他不曾有霍玄那般似巍峨高山一般的父亲,始终与他身后陪着他伴着他,与他源源不绝的力量。
他长在这不属于他的皇室之中, 亦不可兀自去舍了皇帝塞给他的道路另择它途, 他身边只一个与他同样年少青涩的连璋,一个远不得亦近不得的连璋, 互为对方手中竹杖, 搀扶过那一段岁月。
而她也终是明白, 为何前世里的谢昭宁,宁愿一死换得连璋罪业, 平她心头怨懑, 怕其中缘由, 亦是有几分是因这少年时的相伴吧。
如今,她也总算真正脱出了那份对连璋萦绕两世的恨, 甚至于,她想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顺道在连璋身上也种下一颗善因的种子,希望日后能替北疆结出善果。
这一世,她想陪着谢昭宁,好好陪着他,把此生能够给予的陪伴与温柔都与他,就像他前世予她的一样。
“三哥哥,那是杀孽啊,无可指摘的罪责,哥哥既是负疚,便负疚到底吧。”霍长歌凝着靠墙颓然而坐的谢昭宁,间或瞥一眼连璋,嗓音压得轻柔又稳重有力,脱出了往日少女娇憨的神态模样,微微笑着道,“可乱世方止,终需有人继续负疚前行,以战止战、以杀止杀,方能护住新朝,造就一方盛世。”
谢昭宁闻言一怔,双唇颤抖翕合一瞬,下意识想说些甚么,却又堪堪忍住了,他的立场比霍长歌所能料到的还要复杂许多,可有些话他又不能说。
霍长歌生长在边关,以杀伐阻的是北狄的侵略,护得是身后的汉家江山;可谢昭宁长在这深宫,他手上沾的是上一任皇权之主的遗族与其追随者的血,他们亦是汉人,是他的同族,而在他所隐瞒的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中,他甚至对他们留有怜悯之心。
而他夜里的确只要一阖眸,便反反复复梦见他置身尸身血海之中,到处漂浮的,俱是死相狰狞的头颅,七窍流着血,痛苦哀嚎叫骂,叫骂他们南晋皇族背信弃义。
霍长歌或许猜得到那样的头,却猜不到这样的尾。
他原要比霍长歌预料中难受太多太多。
故他要的的确根本不是放下与解脱,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坦然放下,如此却被霍长歌歪打正着了,因她教他——负疚。
谢昭宁眼底蓄泪,便是连璋亦怔忡一息,颇有动容。
“我爹说,为士为将者,不畏死亦不惧生,终将负着那些已逝的生命,坦然前行,才不会有迷失的那一日,所以,便将这里的负疚,”霍长歌抬指一点自己心口,转而往肩头指去,“负于此处就好。”
谢昭宁喉头一梗,眼眶越发殷红起来,手掌撑在地上,不由坐正身形,与连璋对视一眼,便听她又道——
“我与哥哥们一道同行,如今也算是同途同归了,便是日后,”她说话间,已将适才放下的右手,又于大氅下缓缓伸出,掌心平摊在上,五指微微收拢,半抬空中,窗外一缕晨曦恰时透过窗棂,落在她手心,她手掌托着光,停在谢昭宁与连璋身前,郑重一笑:
“——若下地狱,便下地狱,我们结伴,又何惧?”
*****
霍长歌从楼中出来时,楼外侍卫正在交接,两队人马来来去去,行为有序、军纪严明。
她不动声色打眼儿估了一下换防人数,又抬眸窥着日头算了下时辰,这才着苏梅扶着她走出人群,直到一处空地,见四周空旷寂静渺无人烟了,苏梅方才掩唇妩媚一笑,轻声打趣她:“你这张嘴,越发能说会道起来,我瞧着那三殿下早晚得栽你手上万劫不复了,你就快把‘同生共死’说出来了。”
霍长歌却未理会她调侃,只蹙眉思忖道:“你说,到底皇帝曾经对前朝干了甚么混蛋事儿,才会让谢昭宁与连璋因着杀了前朝遗族,而愧疚到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就快将自个儿作死在了亲爹与舅父的牌位前?”
“啊?”苏梅闻言一滞,竟是未懂,狐疑道,“他们不是因头次见血——”
“不只是因头次见血,”霍长歌抬眸认真与她道,“你没瞧见他俩欲言又止那模样?神情也非是羞愧,而是歉疚,怕是其中另有隐情。”
“……那这事儿我一并去查,”苏梅琢磨一琢磨,她适才也确实见到那心高气傲的二皇子一副深感歉意模样,遂也起了疑,“你放心吧。”
“嗯。”霍长歌虽应她一声,却仍不免担忧,心下对大年初一那出戏里的唱词已信了七七八八,“就怕宫中已不好查出甚么来了,毕竟过去太久了。”
霍长歌话音未落,就又自觉忆起前世来。
她前世嫁与谢昭宁一载后,方才将北疆三州残存旧部慢慢收拢回手中,其中便有埋在京中已久的玄武营与骁羽营的暗桩。
遂她因人手不足,生出铤而走险与前朝势力合谋的想法时,便着暗桩事先摸清了对方的底细与据点。
她那时仅以为前朝弑君只为复国,如今想来事情怕也并不简单——前朝势力并无男性王族血脉遗留,那位公主从始至终又一副期待杀身成仁的癫狂模样,也不像是冲着皇位去的,倒是与霍长歌自己颇为相像,似是不顾性命来寻仇的。 ↑返回顶部↑
他不曾有霍玄那般似巍峨高山一般的父亲,始终与他身后陪着他伴着他,与他源源不绝的力量。
他长在这不属于他的皇室之中, 亦不可兀自去舍了皇帝塞给他的道路另择它途, 他身边只一个与他同样年少青涩的连璋,一个远不得亦近不得的连璋, 互为对方手中竹杖, 搀扶过那一段岁月。
而她也终是明白, 为何前世里的谢昭宁,宁愿一死换得连璋罪业, 平她心头怨懑, 怕其中缘由, 亦是有几分是因这少年时的相伴吧。
如今,她也总算真正脱出了那份对连璋萦绕两世的恨, 甚至于,她想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顺道在连璋身上也种下一颗善因的种子,希望日后能替北疆结出善果。
这一世,她想陪着谢昭宁,好好陪着他,把此生能够给予的陪伴与温柔都与他,就像他前世予她的一样。
“三哥哥,那是杀孽啊,无可指摘的罪责,哥哥既是负疚,便负疚到底吧。”霍长歌凝着靠墙颓然而坐的谢昭宁,间或瞥一眼连璋,嗓音压得轻柔又稳重有力,脱出了往日少女娇憨的神态模样,微微笑着道,“可乱世方止,终需有人继续负疚前行,以战止战、以杀止杀,方能护住新朝,造就一方盛世。”
谢昭宁闻言一怔,双唇颤抖翕合一瞬,下意识想说些甚么,却又堪堪忍住了,他的立场比霍长歌所能料到的还要复杂许多,可有些话他又不能说。
霍长歌生长在边关,以杀伐阻的是北狄的侵略,护得是身后的汉家江山;可谢昭宁长在这深宫,他手上沾的是上一任皇权之主的遗族与其追随者的血,他们亦是汉人,是他的同族,而在他所隐瞒的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中,他甚至对他们留有怜悯之心。
而他夜里的确只要一阖眸,便反反复复梦见他置身尸身血海之中,到处漂浮的,俱是死相狰狞的头颅,七窍流着血,痛苦哀嚎叫骂,叫骂他们南晋皇族背信弃义。
霍长歌或许猜得到那样的头,却猜不到这样的尾。
他原要比霍长歌预料中难受太多太多。
故他要的的确根本不是放下与解脱,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坦然放下,如此却被霍长歌歪打正着了,因她教他——负疚。
谢昭宁眼底蓄泪,便是连璋亦怔忡一息,颇有动容。
“我爹说,为士为将者,不畏死亦不惧生,终将负着那些已逝的生命,坦然前行,才不会有迷失的那一日,所以,便将这里的负疚,”霍长歌抬指一点自己心口,转而往肩头指去,“负于此处就好。”
谢昭宁喉头一梗,眼眶越发殷红起来,手掌撑在地上,不由坐正身形,与连璋对视一眼,便听她又道——
“我与哥哥们一道同行,如今也算是同途同归了,便是日后,”她说话间,已将适才放下的右手,又于大氅下缓缓伸出,掌心平摊在上,五指微微收拢,半抬空中,窗外一缕晨曦恰时透过窗棂,落在她手心,她手掌托着光,停在谢昭宁与连璋身前,郑重一笑:
“——若下地狱,便下地狱,我们结伴,又何惧?”
*****
霍长歌从楼中出来时,楼外侍卫正在交接,两队人马来来去去,行为有序、军纪严明。
她不动声色打眼儿估了一下换防人数,又抬眸窥着日头算了下时辰,这才着苏梅扶着她走出人群,直到一处空地,见四周空旷寂静渺无人烟了,苏梅方才掩唇妩媚一笑,轻声打趣她:“你这张嘴,越发能说会道起来,我瞧着那三殿下早晚得栽你手上万劫不复了,你就快把‘同生共死’说出来了。”
霍长歌却未理会她调侃,只蹙眉思忖道:“你说,到底皇帝曾经对前朝干了甚么混蛋事儿,才会让谢昭宁与连璋因着杀了前朝遗族,而愧疚到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就快将自个儿作死在了亲爹与舅父的牌位前?”
“啊?”苏梅闻言一滞,竟是未懂,狐疑道,“他们不是因头次见血——”
“不只是因头次见血,”霍长歌抬眸认真与她道,“你没瞧见他俩欲言又止那模样?神情也非是羞愧,而是歉疚,怕是其中另有隐情。”
“……那这事儿我一并去查,”苏梅琢磨一琢磨,她适才也确实见到那心高气傲的二皇子一副深感歉意模样,遂也起了疑,“你放心吧。”
“嗯。”霍长歌虽应她一声,却仍不免担忧,心下对大年初一那出戏里的唱词已信了七七八八,“就怕宫中已不好查出甚么来了,毕竟过去太久了。”
霍长歌话音未落,就又自觉忆起前世来。
她前世嫁与谢昭宁一载后,方才将北疆三州残存旧部慢慢收拢回手中,其中便有埋在京中已久的玄武营与骁羽营的暗桩。
遂她因人手不足,生出铤而走险与前朝势力合谋的想法时,便着暗桩事先摸清了对方的底细与据点。
她那时仅以为前朝弑君只为复国,如今想来事情怕也并不简单——前朝势力并无男性王族血脉遗留,那位公主从始至终又一副期待杀身成仁的癫狂模样,也不像是冲着皇位去的,倒是与霍长歌自己颇为相像,似是不顾性命来寻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