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谢昭宁(重生) 第21节(2 / 4)
谢昭宁:“……”
“若按这书籍记载,千百年来的地动皆算上,哪里便都不安全了,岂止北疆曾有过一次地动呢?”谢昭宁啼笑皆非长叹一声,顿觉她眼下心思沉重得倒不似这个年纪的姑娘家,虽未有凌云壮志,倒也心系百姓家国,怪让人心疼的,遂安慰她道,“你也说了那是梦,快起来吧。”
霍长歌细细弱弱应一声,抬头昵他一眼,仍是一副心有余悸模样,往后小退一步:“你说,这楼里可有教人如何躲避地动的书?”
“这些若是能避免,便无天灾一说了,我闲了且帮你寻上一寻,你也别再多想了。”谢昭宁将那书合上往架中一放,也不再给她瞧,转身轻声劝她,“莫怕了,你就是想家了,回去吧。”
“不想回,你记得帮我寻书,莫诓我。”霍长歌抿唇郁郁寡欢一摇头,莫名便想贴着他多说说话,“我确实也想爹爹了。”
她那一声“爹爹”,令谢昭宁眼神一动,也恍然现出些忧郁的影子来。
“三哥哥,”霍长歌眼瞅着他一瞬怔忡,便晓得他也被一言勾起了对自己亲生父母的思念,遂试探问他, “三哥哥家是哪里的呢?我幼时听爹爹提过一句,谢翱谢将军原也是北地出身,又葬在翼州清河,却天赋异禀,竟犹善水军。”
那是自元皇后古氏一族陨落后,这数年来,谢昭宁头次从旁的人口中听到自己父亲的名讳,一时间,竟是眼里隐隐蕴了些泪光。
这世上竟还有人记得他生父原名谢翱,生前乃是将军,谢昭宁原以为,只死后被追封为清河郡王的谢翱早已泯灭于新朝建立后这十几年的过往中,不为人知了。
“……常山郡。”谢昭宁眼神倏然温柔,微微发亮,似是碎了一把冬晖在里面,又暖又惑人,霍扶光一时便瞧得有些愣。
“……三哥哥家在翼州啊!”霍长歌闻言惊诧抬眸,竟难以置信道,“原——原——”
怪不得他前世对于北疆的倾覆、霍玄的身死原那般自责,因霍玄半生守护的亦是他的家乡。
霍长歌骇过一息,缓过心中惊涛骇浪,心头又如刀割似得难过悔愧,她再强自抿出明亮笑意,一牵谢昭宁衣袖,扯了他一下:“你随我来!”
谢昭宁便茫然让她揪着一路踉跄上到了五层阁顶,出了阁内,站在外廊上,着一身单薄深衣,与她一同临风而立。
那书阁高得惊人,站于顶楼之上,便能将整个京城尽收眼底,腊月午后的京都不似寻常热闹,街道空空落落的,鲜少人烟。
霍长歌手扶阑干眯眼觑着太阳辨过方位,抬手遥遥凭空一指东北处,回头俏生生笑着与谢昭宁道:“往那里走,一直走,出了中都过得京兆尹,不远便是翼州了,三哥哥——”
她指的地方,不过虚空一个方向,往远瞭望也不过是一片天接着一方地,天地一线处甚么也瞧不清楚,可谢昭宁却下意识顺着她指尖,极目远眺出去,这十几年中,从未有人与他这般指过家的位置。
有那么一瞬,他似乎,当真看到了翼州常山郡隐在远处云雾笼罩的天边。
“出了三辅地界,便可直入翼州,”霍长歌嗓音悦耳清亮,似一道清泉淌在山涧,在谢昭宁身侧轻轻地道,“翼州地处平原,路甚是好走,却冷得厉害,风似刀割般刮在脸上……骑马行过五六日,方才得见一片连绵群山……山上野草比人生得还要高,郁郁苍苍,一路蔓延至天边,似是要长到天上去,风一吹,随之摇晃,便要发出‘簌簌’的声响……”
谢昭宁随她言语,眼前便似已瞧见了那茁壮蓬勃、令人震撼的生命力。
原来他的家乡——是这样美好的地方啊……
他听着听着,侧眸不动声色昵着霍长歌,唇角越发漾出明显的笑意,心里很暖也——很感激。
甚至于——
那一瞬,他恍惚想,她原也不需长成旁人心中预设的模样,不用心胸广阔,不用铁骨铮铮,也不用凌云壮志,只是如此,倒也不错?
第24章 争执
杨泽年纪大了, 病来如山倒,府里又闭了门,一连十几天连朝都没上, 更别提往崇文馆中去授课。
晋帝从未提及着皇子们前往探望之事,也未急着安排其他大儒接手崇文馆中事务, 只让霍长歌一本正经得日日与众人讲些北地战役。
讲至第七日, 霍长歌能说的该说的皆已掏得干净了, 便做出一副实在再憋不出来的模样,往堂前正襟危坐,坦坦荡荡与堂下众人大眼瞪小眼,喉咙沙哑干涩,撂挑子不干了。
连凤举这才又唤了其他太傅来授课,治学态度犹如儿戏一般,搭着前几日南烟那句“陛下不爱珍宝原更爱藏书”, 简直笑话。
***** ↑返回顶部↑
“若按这书籍记载,千百年来的地动皆算上,哪里便都不安全了,岂止北疆曾有过一次地动呢?”谢昭宁啼笑皆非长叹一声,顿觉她眼下心思沉重得倒不似这个年纪的姑娘家,虽未有凌云壮志,倒也心系百姓家国,怪让人心疼的,遂安慰她道,“你也说了那是梦,快起来吧。”
霍长歌细细弱弱应一声,抬头昵他一眼,仍是一副心有余悸模样,往后小退一步:“你说,这楼里可有教人如何躲避地动的书?”
“这些若是能避免,便无天灾一说了,我闲了且帮你寻上一寻,你也别再多想了。”谢昭宁将那书合上往架中一放,也不再给她瞧,转身轻声劝她,“莫怕了,你就是想家了,回去吧。”
“不想回,你记得帮我寻书,莫诓我。”霍长歌抿唇郁郁寡欢一摇头,莫名便想贴着他多说说话,“我确实也想爹爹了。”
她那一声“爹爹”,令谢昭宁眼神一动,也恍然现出些忧郁的影子来。
“三哥哥,”霍长歌眼瞅着他一瞬怔忡,便晓得他也被一言勾起了对自己亲生父母的思念,遂试探问他, “三哥哥家是哪里的呢?我幼时听爹爹提过一句,谢翱谢将军原也是北地出身,又葬在翼州清河,却天赋异禀,竟犹善水军。”
那是自元皇后古氏一族陨落后,这数年来,谢昭宁头次从旁的人口中听到自己父亲的名讳,一时间,竟是眼里隐隐蕴了些泪光。
这世上竟还有人记得他生父原名谢翱,生前乃是将军,谢昭宁原以为,只死后被追封为清河郡王的谢翱早已泯灭于新朝建立后这十几年的过往中,不为人知了。
“……常山郡。”谢昭宁眼神倏然温柔,微微发亮,似是碎了一把冬晖在里面,又暖又惑人,霍扶光一时便瞧得有些愣。
“……三哥哥家在翼州啊!”霍长歌闻言惊诧抬眸,竟难以置信道,“原——原——”
怪不得他前世对于北疆的倾覆、霍玄的身死原那般自责,因霍玄半生守护的亦是他的家乡。
霍长歌骇过一息,缓过心中惊涛骇浪,心头又如刀割似得难过悔愧,她再强自抿出明亮笑意,一牵谢昭宁衣袖,扯了他一下:“你随我来!”
谢昭宁便茫然让她揪着一路踉跄上到了五层阁顶,出了阁内,站在外廊上,着一身单薄深衣,与她一同临风而立。
那书阁高得惊人,站于顶楼之上,便能将整个京城尽收眼底,腊月午后的京都不似寻常热闹,街道空空落落的,鲜少人烟。
霍长歌手扶阑干眯眼觑着太阳辨过方位,抬手遥遥凭空一指东北处,回头俏生生笑着与谢昭宁道:“往那里走,一直走,出了中都过得京兆尹,不远便是翼州了,三哥哥——”
她指的地方,不过虚空一个方向,往远瞭望也不过是一片天接着一方地,天地一线处甚么也瞧不清楚,可谢昭宁却下意识顺着她指尖,极目远眺出去,这十几年中,从未有人与他这般指过家的位置。
有那么一瞬,他似乎,当真看到了翼州常山郡隐在远处云雾笼罩的天边。
“出了三辅地界,便可直入翼州,”霍长歌嗓音悦耳清亮,似一道清泉淌在山涧,在谢昭宁身侧轻轻地道,“翼州地处平原,路甚是好走,却冷得厉害,风似刀割般刮在脸上……骑马行过五六日,方才得见一片连绵群山……山上野草比人生得还要高,郁郁苍苍,一路蔓延至天边,似是要长到天上去,风一吹,随之摇晃,便要发出‘簌簌’的声响……”
谢昭宁随她言语,眼前便似已瞧见了那茁壮蓬勃、令人震撼的生命力。
原来他的家乡——是这样美好的地方啊……
他听着听着,侧眸不动声色昵着霍长歌,唇角越发漾出明显的笑意,心里很暖也——很感激。
甚至于——
那一瞬,他恍惚想,她原也不需长成旁人心中预设的模样,不用心胸广阔,不用铁骨铮铮,也不用凌云壮志,只是如此,倒也不错?
第24章 争执
杨泽年纪大了, 病来如山倒,府里又闭了门,一连十几天连朝都没上, 更别提往崇文馆中去授课。
晋帝从未提及着皇子们前往探望之事,也未急着安排其他大儒接手崇文馆中事务, 只让霍长歌一本正经得日日与众人讲些北地战役。
讲至第七日, 霍长歌能说的该说的皆已掏得干净了, 便做出一副实在再憋不出来的模样,往堂前正襟危坐,坦坦荡荡与堂下众人大眼瞪小眼,喉咙沙哑干涩,撂挑子不干了。
连凤举这才又唤了其他太傅来授课,治学态度犹如儿戏一般,搭着前几日南烟那句“陛下不爱珍宝原更爱藏书”, 简直笑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