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193节(3 / 4)
“第一组,全天放在室内, 势无变化。”
“第二组, 全天放在户外, 势少量增加。”
“第三组,白天放在户外, 夜晚放在室内,势微量减少。”
“第四组,白天放在室内,夜晚放在室外,势增加幅度较大。”
萧寻初给叶青看了好几组对比,由于他开始朝这个方向试验的时间还不长,而势的增长是很缓慢的,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观察出区别,所以能够拿来参考的样本确实还不多。
然后,萧寻初给出他现阶段的结论道:“我认为势的增加与光照有关,而且必须是月光,而如果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势非但不会增加,反而还会减少。”
叶青听了,若有所思。
他问:“按照你的估算,如果按照势增长最快的方式,每晚让黑石积累月光光照,它的势多久能达到让你和谢小姐换回去的水平?”
萧寻初苦笑了一下。
无疑,叶师兄问到了关键。
萧寻初回答:“最少,也要六百年以上。”
叶青:“……”
他不自觉地绕院子走动起来,步伐肉眼可见焦躁。
这下一切问题都很清楚了。
黑石能让师弟和谢小姐交换的原因已经明晰,如何让黑石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也已经找到。
唯一的问题是——
速度不够快。
以他们目前已知的方法,根本不可能让萧寻初和谢知秋在有生之年换回去。
六百年。
那恐怕连两人的白骨早已都融入泥土之中。
叶青顿时头大,只觉得眼前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老祖宗春秋时期就发明了火药,但这种东西直到唐朝才被运用于军事。
新鲜事物的运用发展是很缓慢的。
一个规律或者理念,从被人觉察,到真正可以运用,很可能要跨越数百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有进展,其中还有不少偶然和运气。
若要叶青评价,萧师弟三年就能找到黑石中的“势”,并且找到增加和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厉害了。要不是他急着和谢小姐换回去,叶青都想夸他一句天才。
可是还不够,以萧师弟现下的处境,这样还远远不够!
叶青在屋内转了好几圈,忽然,他步子一定,提出一个异议道:“不对,萧师弟!东汉张衡所著的《灵宪》中记载过——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
“月之光乃反照太阳之光所成,月光就是日光,日光就是月光,这是数百年前就得到确认的道理。
“既然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怎么会唯有月光可以,而日光不行?” ↑返回顶部↑
“第二组, 全天放在户外, 势少量增加。”
“第三组,白天放在户外, 夜晚放在室内,势微量减少。”
“第四组,白天放在室内,夜晚放在室外,势增加幅度较大。”
萧寻初给叶青看了好几组对比,由于他开始朝这个方向试验的时间还不长,而势的增长是很缓慢的,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观察出区别,所以能够拿来参考的样本确实还不多。
然后,萧寻初给出他现阶段的结论道:“我认为势的增加与光照有关,而且必须是月光,而如果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势非但不会增加,反而还会减少。”
叶青听了,若有所思。
他问:“按照你的估算,如果按照势增长最快的方式,每晚让黑石积累月光光照,它的势多久能达到让你和谢小姐换回去的水平?”
萧寻初苦笑了一下。
无疑,叶师兄问到了关键。
萧寻初回答:“最少,也要六百年以上。”
叶青:“……”
他不自觉地绕院子走动起来,步伐肉眼可见焦躁。
这下一切问题都很清楚了。
黑石能让师弟和谢小姐交换的原因已经明晰,如何让黑石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也已经找到。
唯一的问题是——
速度不够快。
以他们目前已知的方法,根本不可能让萧寻初和谢知秋在有生之年换回去。
六百年。
那恐怕连两人的白骨早已都融入泥土之中。
叶青顿时头大,只觉得眼前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老祖宗春秋时期就发明了火药,但这种东西直到唐朝才被运用于军事。
新鲜事物的运用发展是很缓慢的。
一个规律或者理念,从被人觉察,到真正可以运用,很可能要跨越数百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有进展,其中还有不少偶然和运气。
若要叶青评价,萧师弟三年就能找到黑石中的“势”,并且找到增加和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厉害了。要不是他急着和谢小姐换回去,叶青都想夸他一句天才。
可是还不够,以萧师弟现下的处境,这样还远远不够!
叶青在屋内转了好几圈,忽然,他步子一定,提出一个异议道:“不对,萧师弟!东汉张衡所著的《灵宪》中记载过——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
“月之光乃反照太阳之光所成,月光就是日光,日光就是月光,这是数百年前就得到确认的道理。
“既然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怎么会唯有月光可以,而日光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