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拖油瓶 第14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徐进喜的案子,在五月份时判了,得知儿子要蹲二十年的大牢,谢招娣一口气没喘上来,送去医院时已经没气了。
  徐大海看着妻子下葬,又目送儿子被送进监狱,几天下来,头发全白了,人像是被抽走魂一样,经常坐在窗台前发呆,一坐就是大半天。
  只要徐大海不闹腾,王浩不介意家里多一张嘴吃饭,他的日子照常过,直到下半年的中秋时,徐大海走丢了。
  中秋佳节,王浩带着一家人回自己爸妈家过节,等他们晚上回家时,徐大海就没在家里。
  他们出去找过,几个邻居说有看到徐大海,但王浩和徐美丽都没找到徐大海。
  第二天去报警,警察找了一个星期,也没找到徐大海。
  王浩对徐大海没感情,现在徐大海自己走丢了,他也不会费心力去找人。但徐美丽为此哭了几次,后来慢慢也淡了,毕竟她爸妈对她也不算多好。
  等徐瑶得知徐大海走丢时,已经是大二的寒假,回家过年时,她妈妈和她说的。
  她听了也只是努努嘴,没有任何伤感。
  除此之外,家里还发生一件大事,徐瑶他们可能又要搬家了。
  第103章
  随着这几年军区的发展, 人口的不断涌进,让军区的住房变得拥挤,上边来了指示, 要调走一半的人员。
  以杨立廉现在的资历,他想留下是可以的。
  不过姚虹的意思是,落叶归根, 还是想回平城去。即使回不去平城,也想离平城近一点。
  徐瑶回家时, 正好家里人坐着商讨这个事。
  她放下行李后,到客厅听完其他人的想法, 再表明自己的看法, “即使杨叔叔想调回平城, 也不一定能如愿, 毕竟要听上头的命令, 不是自己想去哪就去哪。但能离平城近一点, 确实更好点。姑姑在平城,奶奶也好和姑姑有个照应。”
  来蓉城的这几年, 徐瑶不时会听到奶奶记挂姑姑, 这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她自己,她也想家里离平城近一点,这样她回家方便,还能时常和婷婷见面。
  徐瑶说完后,转头去看她妈妈。
  徐美珍所在的后勤部门,也在动员家属跟着流动,她在后勤部门清闲了这几年, 日子是很舒服,但总是缺点劲头。
  现在是八零年, 马上就要建立经济特区,时代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她也不想一直窝在蓉城这里。
  “我也同意搬走。”徐美珍道。
  大家伙一起看向杨立廉,他扫了眼众人,于他自己而言,在职称上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回平城,他还能和军区附属大学的战友联系,或许会有另外的发展。
  杨立廉:“我也愿意回平城,不过大家别抱着绝对的希望,还不一定能回去。”
  “我相信叔叔可以的。”徐瑶笑着说完,又问起舅舅。
  赵合言今天不在,徐美珍帮哥哥回答,“你舅舅不一样一点,他更要听部队的命令。不过按他前两天说的,有可能会去首都,你舅母的娘家也在首都。如果他们真去首都,那你也有人照顾了。”
  “那感情好。”徐瑶更加期待了,“我还要读两年大学,还会在首都待好久。”
  一家人商定好之后,杨立廉出去找人询问情况,徐美珍和姚虹则是下厨做饭。
  今年过年,杨守春和杨望秋都不在,两个人都要在部队。
  杨听夏也考上了首都的大学,他放假更迟半个月,所以徐瑶先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