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跟饿肚子的人讲礼法,是无耻的(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元盛世之时,大唐内外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天宝乱世的窘迫和狼狈,帝国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如此的强大,能够承受小的失误和问题,这种身在局中的明知故犯会逐渐累加,大明终将变得腐朽,最后被推翻,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朱祁玉拉着朱见澄继续说道:“皇权高高在上,只要保证自己有掀桌子的能力,三丈外无人能敌,可是三丈之内,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你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性命,不要让三丈之内存在任何的危险。”
  “三丈之内?”朱见澄一愣,看着三丈之内的众人,兴安、卢忠、两名天子缇骑、于谦、石亨、张懋,还有朱见澄他自己。
  石亨听闻三丈之内的说法,再看看自己离陛下的距离,神情非常轻松,他在三丈之内,而且距离陛下也就三个人的身位,这个距离对于石亨这种虎背熊腰的悍将而言,是一眨眼就可以突袭击杀的距离。
  若真的突袭,石亨知道自己必不能胜。
  他会犹豫,面前的君王是从牢里把他提出来,让他成为了今日的石亨,成为了大明最尊贵的公爵,成为了足以青史留芳的悍将,甚至日后,以他的功绩,武庙之内有供奉,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陛下不会犹豫,陛下有铳,陛下的铳又快又准。
  这是一种极度的信任,石亨已经贵为国公,他最害怕的是失去了陛下的信任。
  于谦则是看着鹅毛大雪,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已经六十二岁的他,身体状况要比五十一岁时候要强太多太多,即便如此冷冽的天气和寒风之下,他也不会因为痰疾而咳嗽不止,正统十四年的那个冬天,他还以为自己要命不久矣。
  陛下和太子的言谈,让于谦想了很多,在国家之制上,大明恐怕会形成一种古怪的路径依赖,遇事不决,就苦一苦势要豪右。
  兴安和小黄门耳语了几声说道:“陛下,收到吏部通禀,巡河总督徐有贞去了金山陵园,先去祭拜了嘉义伯陈镒,而后从西直门入了京师到了吏部。”
  京师之战前朱祁玉一直想杀了徐有贞,因为于谦护着,朱祁玉一直没做成,于谦说首务是击退瓦剌人。
  京师之战打完了,徐有贞直接跑去张秋治水去了,这一去治水,十一年了,徐有贞一共回来四次,一次也没有在京师过夜,再晚也要走。
  朱祁玉一听徐有贞回来了,立刻搓了搓手,只是一想到徐有贞有两块奇功牌在身,就是一脸不高兴,不好下手。
  朱祁玉看向了于谦说道:“于少保,能不能把徐有贞留在京师啊,国朝用人之际,如此良才在外奔波,朕于心不忍。”
  于谦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道:“徐总督巡河有功,而且立志浚河,这次回京述职是上次五万里水路疏浚回京复命,之后还是要去长江巡河疏浚的。”
  徐有贞为何不敢在京师过夜,到底是因为什么,皇帝心里没点数吗?
  徐有贞再有野心,磨了十一年了,那点野心也早就磨没了,他不敢回京的原因,还不是你这个皇帝整日惦记他的人头?
  朱祁玉看着鹅毛大雪,带着几分感慨说道:“可惜了。”
  朱祁玉的车驾走到了讲武堂便到了御书房批阅奏疏,没过多久,徐有贞便到了讲武堂觐见,如果有的选,徐有贞决计不会到讲武堂来,每次来,他都有些害怕。
  陛下无疑是明君英主,这十一年来,大明的变化徐有贞非常清楚,而且陛下处事公正,从不会无故杀人,都说皇帝暴戾,可是陛下刀下从无冤魂,即便是以千年以来的君君臣臣的儒教框架去定义,陛下杀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该死的。
  徐有贞在张秋、在河套、在大江上下游,遍地都是生人祠,这是他的功绩,按照陛下的评判标准,两枚奇功牌在身的徐有贞完全没有怕的道理。
  可是他就是害怕,怕陛下忍不住心中的杀意,直接让锦衣卫把他拘了,随便按个罪名,一死百了。
  “臣徐有贞,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徐有贞三拜五叩行了个大礼。
  朱祁玉看着徐有贞,带着和煦的笑容说道:“朕安,免礼,兴安,赐座。”
  朱祁玉打量了一下徐有贞,自从上次在松江府见了一面之后,徐有贞又瘦弱了几分,也更加精神了几分,往那儿一站,一股子忠骨良臣的范儿。
  “谢陛下。”徐有贞自然看到了陛下的笑意,这笑容看得他心里直发毛,陛下还不如摆起皇帝的架子,凶神恶煞一些,这样相处更加合理一些,他看了看卢忠,卢忠在侧,便是没打算动手。
  朱祁玉看着徐有贞坐立不安的样子,继续说道:“徐总督辛苦了,这四万里水路,除了多花了二十万银收尾,你做的很好了,朕若是把这差事交给旁人,别说五百二十万银,就是五千二百万银也打不住。”
  “徐总督治水有功,朕特赐尔奇功牌一枚,卿不负朝廷所托,百姓所望,朕心甚慰,望为我大明大江水路事,尽心竭力。”
  朝廷所托,百姓所望,皇帝呢?皇帝巴不得徐有贞犯些错误,把当年没做完的事儿做完,解了当年的心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