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8 / 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热热闹闹地贴完春联,转眼到了午饭时间。
  因为今夜除夕守岁,只有他们三个人,在许念的强烈要求之下,春桃和顺喜终于点头答应,今夜年夜饭他们二人同意与许念坐一桌,三人围炉吃火锅。
  既是如此,午饭就不愿大费周章。
  索性,用年前做好的年货,做了一份蒜苗炒熏腊鱼、青椒炒腊肉,再切一盘太白酱肉、五香香肠,三人再随手包了一盘香葱猪肉的饺子。甚至都不用做汤,因为饺子会配有酸汤。
  没多一会儿,他们在外头玩闹,身上闹腾出来的热气还未散,午膳便做好了。
  难得一下子运动这么多,许念今日早膳又只喝了碗清粥,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待饭菜一摆上来,立即开动。
  期盼已久的食物入口,她满足地眯了眯眼,感觉空落落的胃,瞬时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熨贴感和满足感。
  几乎每一道菜,都戳中了她的味蕾。
  先是熏腊鱼。
  鱼肉鲜嫩却易散,煮久了或是炒制的时候火大了一些,鱼肉便会散成一片,再不成形。而熏腊鱼就不一样,熏制后经过多日的晾晒,受着习习寒风、阵阵暖阳,肉质在时间的锤炼下一点点变得紧实。
  与此同时,它自身的鲜美并未遗失,而是奇妙地被锁进棕黄的外壳里。当它被切成小块,上过蒸熟了之后,那种内里的鲜美在热气氤氲之下,如小仓鼠觅食一般一点点探出头。
  这时,再配上气味稍重的蒜苗一炒,蒜苗在热火中与熏腊鱼相遇,它们二者一个辛辣清冽,一个鲜美醇香,一个新鲜采摘,一个沉淀凝练,完全不同的滋味交叠相融,成为一体,升华彼此,成就对方。
  是以,许念吃到嘴里时,唇齿先是被蒜苗特有的清冽震了一下,而后,熏腊鱼的鲜美随之而来,那种紧实而有嚼劲的肉感混着蒜苗的清冽与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饶是不怎么爱吃鱼,在吃到这份熏腊鱼,也忍不住多吃了一些。
  毕竟,它好像没有鱼刺!
  这是让许念最欢喜的地方。
  她真的对鱼刺的恐惧,胜于对黑暗的恐惧。
  接着,是青椒炒腊肉。确切说,应是青红椒炒腊肉。
  腊肉肥瘦相间,瘦的那部分粉嫩且肌理分明,彰显肉质的完美诱惑;而肥的那部分,透明薄透如蝉翼,沁着闪亮的油光,映着青椒的绿、红椒的红,一白一绿一红,三种颜色错落有致,光是颜色,看着就诱人几分。
  何况,腊肉与腊鱼的滋味更不同。
  腊鱼是鲜美紧实的,腊肉则是醇香浓厚的。
  入口时,牙关微动,感受肉质的轻弹,慢慢咀嚼,品味这种历经漫长时间方才有的绝美滋味,越吃越醇,越吃越香,直至,唇齿间丰盈的全是腊肉的香气。
  彼时,配上一口新鲜的、泡在酸汤里的香葱猪肉的饺子,面食的甘甜、内馅儿的鲜美、饺子汤的酸香,配着腊肉的醇与厚,竟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别提多妙了!
  这看似杂乱无章的吃法,竟是堪比那些费劲了心思的倒腾。温热滚烫中蕴着沉淀时间的醇厚、弥漫岁月的香浓。
  怎是一个好吃了得。
  更何况,腊肉本就肥而不腻,再融入青红椒的辣味,清浅却不容忽视的辣意更是解了那可能有的点点油腻。
  而且,酿制腊肉,许念用的又是偏广式的做法,片片腊肉中藏着丝丝缕缕、绵延不绝的酒香,口感层次愈加丰富,而味蕾在这接踵而至的一重又一重口感中,直接沦陷。
  这吃饭,真的是一种享受啊。
  之后的太白酱肉、五香香肠,味道也皆是不差。因着午膳肉多,她无意间选的酸汤饺子就派上了用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