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2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根据实际购买力推出小包装,送人也体面。
  哪怕一个村一个月卖两罐呢,积少成多,聚在一起也不是小数目了。
  第169章 下沉
  师雁行尽快召集下属经销商来沥州开了个会, 一是让大家相互认认脸儿,万一来日在外头遇见了,也有个照应。
  二是说经销方式变动的事。
  接下来以推广卤料粉为主,但像青山镇的江家酒楼等自己本身就开店, 将卤味系列当成招牌菜的, 也可以继续保持, 毕竟总有不差钱的食客懒得自己动手。
  还要更新合同,大体不变, 强化细节:
  如果是卤料粉本身出问题, 师家好味负责善后。
  但如果经销商在出售烹饪好的成品卤味出问题,无证据表明与卤料粉有关的, 师家好味概不负责。
  在座众人卖卤料粉包时间最短的也有半年, 早已见识到师家卤味的受欢迎程度, 也深知冬天之外卖熟食的难处,既然也有的赚, 大多没有意见。
  做饭真不是个好活儿,之前他们自己做了卤味卖, 赚的就是辛苦钱。
  如今只卖料粉,短时间内看似赚得少了, 可省了铺面、人手和柴火钱,又不必日日辛劳,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心里也愿意。
  消费群体下沉策略展开之后,势头非常迅猛,月底拢账把江茴吓了一跳。
  师雁行曾看过相关邸报, 大禄朝号称人口两亿, 但是距裴远山等人说, 这里面有些水分,实际可能在一亿八千万左右,这在封建社会已是盛世的体现。
  人口多必然伴随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必然带来持续不断的收入,老百姓有指望,敢花钱,就会主动追求更高层的享受,比如说吃肉。
  这一亿八千万百姓都可以视为消费者,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分散在小城和村落之中。
  现在师家好味要做的就是利用底层经销商乃至行脚商人的力量,尽力将卤料粉送往最小消费单位,个人手中。
  在这个时代,阻碍人们消费的最大因素不是金钱,而是交通。
  很多人不是买不起,而是他没有到过这个地方,没有听过这件商品,自然完全不会有买的念头。
  天气转凉之后,师雁行又陆续开发了鱼料包和火锅底料。
  大禄人爱吃鱼,但说老实话,会做的、能做好的寥寥无几。尤其许多地区吃的都是淡水鱼,土腥味非常重,烹饪时又不舍得放料,也不知该放什么料,成品难以下咽。
  如今有了这两样料就不同了,好似再蠢笨的人也能摇身一变做厨子。
  只将鱼买来洗净、刮鳞、开膛破肚,往锅里一丢,调料一撒,舀上水焖一会儿,得了!
  鲜香味美,汤汁浓郁,很是下饭。
  讲究些的可以往里面加些大块豆腐,咕嘟嘟炖熟,吸饱了鱼汤,又热又烫,一点儿不比鱼肉差。
  剩下的鱼汤也不浪费,直接用饽饽蘸了吃,抹得盘底锃亮,都不用刷了。
  只是苦了那些家境不怎么好的,人家本来粮食就不够吃,如今饭菜这样香甜,叫人胃口大开,越发要愁米粮接续不上了!
  煮鱼的配料包也如卤料粉一般,用特制的小坛子装着,用油纸和封泥、红印三重密封,防雨防潮,也不容易被人动手脚。
  像师家好味这样按整窑订购陶瓷器,单价被压得极低。那种粗陶的简装版,几个小罐才一文钱,做出来玲珑可爱,也不失体面。
  普通人家买了去,用完了料,剩下罐子刷干净,还能用来装些油盐酱醋或针线等杂七杂八的,心里就会觉得很划算:白得的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