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人直起身子,回头望着再次变得空荡荡的巷子,心中一阵感慨。
  这一次乡试,第一届的师兄们全部去参加了,第二届的则去了不多,而赵言他们这届,纯粹只是观众。
  此时参加过乡试的都已经离开府学,要等两年后才有新一届的师弟过来,府学的藏书楼、走廊,各处都莫名安静下来。
  人一少,夫子的注意力便直接集中到他们身上来。
  在繁多的功课下,赵言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赵言一月后开始与孙夫子有了信件来往,在信件之中,他也更是敢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偶尔看见孙夫子的回信,他能察觉到孙夫子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
  ****
  很正常的一日,赵言照常收到了孙夫子的回信。
  他看完之后,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心中有惊讶有有种理所当然的情绪。
  “石头,怎么了?”吴瀚好奇地走过来。
  赵言将信件递给他,“孙夫子想收我为学生?”
  “什么?”惊讶的是方仲礼,其余几人皆凑过来看,信件的前半部分是正常的解题笔记,后面则用了小半篇幅表达想收赵言作他的学生。
  惊讶之中,他们反而很快平复了情绪,“我们以为孙夫子早就要收你做他的学生了,”
  “嗯,”赵言应了一声。
  “不过,这是不是太简单了?”
  拜师之前是要行拜师礼的,讲究遵循圣人之礼,这是一件很重要要求有形式感的事。
  “夫子在京城,应该以后补上去也是可以的吧?”柳书宇不确定地问。
  赵言也有些不确定,然而更重要的是先回信。
  “石头,你要答应吗?”方仲礼问他。其余人皆好奇地看向他。
  赵言拿出纸张,点头,“孙夫子教了我许多,已经是我的老师了。”
  他的意思就是答应了。
  吴瀚他们都为他高兴 ,“那石头往后是有夫子护着的人了。”
  赵言笑,他在心中斟酌了一番,仔细下笔,一方面表达自己能被他收为学生的荣幸,另一方面则是表达自己勤学苦学的决心,言语中不乏对孙夫子的尊敬。
  想说的话在心中酝酿了一圈又一圈,赵言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才迫不及待折起准备将信件寄出。
  ****
  拜了师之后,很明显的一个变化便是:孙夫子的倾囊相授。
  赵言每回都能收到厚厚的一叠信,信中内容不少,其中布置给他的任务甚至比府学夫子所布置的还要多。
  赵言又幸福又痛苦地学着,但幸好,还有瀚哥儿他们一起陪着他痛苦。
  他将重要的内容收集于笔记上,给瀚哥儿他们温习抄写。
  而瀚哥儿他们的回报方式也十分粗暴,具体体现在平时,他有时想喝杯茶,茶杯已经到他手边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