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定厥家(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幼清摇摇头,“还是不要麻烦她了,她素来不喜欢这种世家,金陵那边还是孙儿去打点。”
  萧怀德站定,挑起白眉,“清儿…”
  “嗯?”萧幼清也随着祖父站定。
  “有句话翁翁还是要提醒你。”
  “翁翁请说。”
  “楚王不似表面,帝王终究薄情,你要早做打算,切勿用情太深。”
  祖父的提醒却让她为之一笑,“这么多年过去,翁翁还是不了解孙儿,就像…不了解娘一样。”她抬起头,直直的看着,像在埋怨什么。
  立春过后,元宵灯会从正月十四日就正式开始了,十四日一早,天子车架巡游五岳观,设宴赏赐群臣,正月十五便前往上清宫,并赐宴与群臣共饮,上元这几日御道两侧都聚集了各个阶层的人表演着歌舞百戏、奇术异能,人声沸鼎。
  一直到正月十六日的大灯会,宣德楼上垂下黄边的布帘,正中间为皇帝的御座,设黄罗彩棚,御龙值武士挺直腰杆手持黄盖、掌扇,位列在御座的彩棚两旁。
  宣德楼下有一座用枋木搭建的露台,露台的围栏用五彩锦绣包裹着,两旁并排站着头戴御赐簪花的禁军,警戒周围。
  早膳时辰刚过,宣德门城楼下就聚满了人,几乎是人贴着人,使得警戒的禁军一个个铆足了劲才隔开一条路出来。
  大内的钟楼传来晨钟之声,奏乐随之响起,头戴簪花的内侍卷起御座前悬挂的帘子,皇帝身着红袍起身走上前,天子亲临,万民稽首。
  头戴小帽的皇帝从城楼上居高临下,俯瞰臣民,威严道:“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金吾不禁夜,朕,与诸民同乐。”
  城楼下的百姓瞻仰天子,山呼万岁,齐刷刷跪道:“陛下千秋万岁!”
  随后皇帝返回御座,内侍便将帘子放下,奏乐再次响起,宣德楼两旁的朵楼上各挂着一个一丈宽的大灯球,两旁的朵楼下,左阙旁是亲王以及宗室所在的彩棚帷幕,赵王,楚王,成王皆在,右阙的朵楼旁则是宰执等重臣以及宗室外戚家的彩棚帷幕,皇太子则同诸嫔妃与皇帝一起在宣德楼城楼上。
  自太宗大行,宗室血脉逐渐凋零,就连原由宗子充任南班官如今都空无一人,遂除了天子外,几位王爷也遭众人相顾争看。
  “没有想到,今年成王的女儿沅陵县主也来了!”
  位在楚王右手边的彩棚,是成王一家的,“沅陵县主前年的及笄礼可不亚于当朝公主呀,如今算来也已经到待嫁之龄了,不知这花,会落到哪位相公家。”
  “能娶到成王的独女,那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仕途自不用说...”
  “你是看上了成王家随嫁的嫁妆吧?”
  “我朝嫁娶,素重门第,能娶宗室女的人,又岂会缺那女子的嫁妆,没骨气!”
  “那可说不准,自太.祖开科取士,榜下捉婿日盛,许那沅陵县主日后会嫁个登第的寒门士子呢。”
  众人惊回首,看道说话的人,纷纷点头,“倒是极有这个可能!”
  左阙楼下,赵王过来寒暄了几句后离去,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穿着合身的红色命妇常服出现,“楚王哥哥可还记得我?”
  卫桓楞看了一眼,想了许久才迟疑道:“靖柔?”
  “哥哥还记得我呢!”
  “你...长大了。”卫桓盯着她,不禁觉得时间过得真快,“都要让我快认不出了。”
  “哥哥也是,前年沅陵及笄礼,也不见哥哥回来。”沅陵县主说得埋怨。
  卫桓微低下头,“陛下有命,为人臣子,不得不听从。”
  楚王受仗刑之事,卫靖柔在成王府也有所听闻,于是关心道:“伯父他...哥哥好些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