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养崽手册 第26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穿着白衬衫,套着毛背心或者皮夹克的人见到他们,热情地问:“你们是来报道的吗?”
  四人连忙点头:“是,我们/她们俩是。”
  那几个人连忙跑过来,笑着道:“原来是新生,欢迎欢迎。”
  大家一番介绍,唐晚吟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里头有些是工农兵大学生,有些则是现在学校返聘的教授的弟子,四舍五入,也就是她们的师兄师姐了。
  师兄师姐们有几辆类似黄包车的三轮车,专门用来装行李的。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行李放上车,然后带着他们往小院里去了。
  等知道唐晚吟跟陈婉玲都是外语系的时候,师兄师姐都笑了:“那可太好了,只用跑一趟了。”
  大学校院是真的大。
  学校里的气氛和风貌也很不一样。
  坪山乡比盘溪村富裕。
  陶营又比坪山乡富裕。
  河港市又比陶营富裕。
  但无论是陶营还是河港市,都没法跟沪市比。
  这里的人穿着打扮,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大城市”的气息。
  陈婉玲跟贾学磊有些局促。
  唐晚吟跟孟宇祁倒是适应良好,他们还挺喜欢这种氛围的。
  大家热情但有分寸。
  不像在老家,热情是热情,但分寸就别想了。
  那一个个的,恨不得晚上都歇在你家炕上,磕着瓜子对你小两口指手画脚说两句。
  第340章 报道
  大约是因为才恢复高考,录取的第一届大学生,学校里还是有些准备不充分,光是入学手续就办了好长时间。
  现在倒是不用交学费,但是得转粮油关系。
  唐晚吟把她的粮油小本本交上去了,领了一个新的小本本。
  学校办手续的人说:“这是你们的生活补贴,每个月有二十斤专供粮票,可以去食堂买饭,正常是够吃的,不够的话,可以去学校申请勤工俭学。”
  陈婉玲跟贾学磊听到这话,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太好了,上大学不收钱不说,还发粮食,还有机会勤工俭学。
  唐晚吟也连连道谢:“多谢老师指点,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去的。”
  那老师见几人说话做事都很有礼貌,心里也是是开心的。
  “不过你们俩不在一个班,分不到是一个宿舍,有问题吗?”
  唐晚吟看了陈婉玲一眼,摇头道:“没有没有,大家都是学习上的伙伴,外在的东西是次要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