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养崽手册 第2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大家的担忧和好奇,陈东笑道:“现在教我的老师已经被大学返聘回去做教授了,他建议我考他的研究生,我准备复习考研了。”
  已经是老熟人的邮递员送来了唐晚吟的录取通知书。
  看到
  在聂源的倡导下,村民们也同意接收知青们养到一半的猪,并听从聂源的,暂时从村里划拨相对合理地报酬给考上大学的知青。
  陆陆续续的,柴永兵的大专通知书到了,孔秋露的一个纺织学院的通知书也到了。
  他们把猪都卖给村里了,林林总总加起来,少的人手里也能有一百多块钱,多的能有三四百。
  这边的手续一办好,考上大学的人就拿着介绍信和报道信,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而唐晚吟还在焦急等待属于她的录取通知书。
  几乎是在村里的知青都走了个七七八八的时候,唐晚吟才终于等到了录取通知书。
  她考上了!
  她考上了!
  她考上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看到录取通知书的瞬间,巨大的喜悦还是让人欣喜若狂,激动难安。
  她报考了沪市最有名的大学,距离河港市四个小时的车程。
  这所大学即便是到几十年后,也是全国最有名的几所大学之一。
  唐晚吟报考的是外语系。
  她有先天的基础条件,也知道国家即将改革开放,需要大量的引入国外的知识、技术。
  她想要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这个时代做一些贡献。
  这会儿的录取通知书没有后世那么多精致的设计,就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上面盖着红章。
  通用的录取信息、学校信息是打印的,但唐晚吟的名字都是手写的。
  可以看出来这其中的匆忙和辛苦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唐晚吟就果断地开启了跑手续的征程。
  户口、下乡信息、学籍信息、粮油关系……全都要去跑。
  还要写清楚原本下乡的地方的粮油关系从几月停止发放,然后几月几日转到学校。
  这个对唐晚吟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差几天差一两个月都没事儿。
  但是对于好多普通的人来说,少一个月的粮食,就要饿一个月的肚子。
  尤其是千里迢迢去上大学的。
  交通不便,通讯不好,寄东西也很难,甚至要一两个月之久。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每一毫,甚至每一粒米都是重要的。
  孟宇祁陪着唐晚吟去办手续,就见好多人在这事儿上为难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