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养崽手册 第26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摆酒席是不大可能了。
  虽然村里富了,有些钱了,但是也没阔绰到这种地步。
  都是买点儿瓜子花生糖的,放在唐晚吟家给人抓着吃。
  这就是很好的庆祝了。
  跟唐晚吟交好的人里面,付月梅是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她报的学校就在河港市——陈东的工农兵大学所在的地方。
  他们俩准备带着孩子上学。
  陈东还专门请假回来了一次,把身上的钱都给拿出来,买了菜跟酒在唐晚吟家庆祝。
  饭桌上都是他们熟悉的人。
  从天南海北各个地方被啪的一下甩到这么个小村子,无依无靠,一点点地过起来的。
  刚开始下地干活,锄头都不会用,一锄头砍在脚面上,青紫半个月的事儿也常有。
  不会用土灶,做三顿都未必能有一顿能吃的。
  被李山欺压,扣工分,给公社打报告说这批知青不服从调配、干活不卖力……种种。
  都是辛酸泪。
  后来慢慢的,会干活了,生活上也互相帮助有了依靠。
  虽然还是会有吵吵闹闹,但是大体上知青是一派的。
  他们只能互相取暖。
  再后来,养猪的养猪,教书的教书,还能做点儿小活换钱换粮食……
  陆陆续续地结婚了。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下乡了,扎根了,结婚了。
  可细想,这每一步里都是心酸幸福痛苦温馨五味杂陈的。
  但现在一切都要结束了。
  他们考上了大学,终于可以回到城里了。
  他们是第一届的大学生,将来也必然有光明的前途。
  这个小村庄,或许以后还会回来看看,但永远都不会是现在的心境了。
  陈东举杯敬大家:“这两年我在外面上大学,多亏了你们帮我照顾月梅和孩子。大家的恩情我都记着的,将来要是有用得上的,你们尽管开口,我绝对帮忙!”
  大家也连忙举杯:“客套话不说了,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不过正好陈东在,大家也问起来:“听别人说工农兵大学生出去之后都有点儿不好混,陈东你怎么样?”
  以前工农兵大学生大多都是推举出来的。
  推举看的不是文化水平、学习能力,而是看谁家最穷,谁干活最卖力气,谁思想最跟得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