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为农耕事业奋斗(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家都已经可以做到对瘦肉精的控制,允许养殖户使用,而我国直接禁止用这玩意,因为根本管控不住,怕把人吃出毛病。
  人家早就是规模化养殖了,而我国还停留在关停小养猪场,提高环保这种层级的把控上。
  人家的养猪场就建立在屠宰场附近,根本不需要运输,形成了产业链,而我国程序繁多,各个环节完全脱节,需要中介串联起来,人家是机械化屠宰,我们是屠宰场人工屠宰。
  光杀猪一项就要好多人经手,每个环节都是雁过拔毛,这个钱最终都要摊到消费者身上。
  在饲料方面,人家有专门为养猪种植的玉米、大豆等植物,价格非常便宜。
  而我们的玉米、大豆地种植规模不大,技术不高,占地大但产量低,导致粮食价格高。
  人家猪种好,一头能下18只小崽,我国的猪只能下12只,差距太大。
  主要还是在经营意识上,都喜欢在最轻松的环节上扎堆,急功近利,结果就导致价格畸形上涨,损人不利己。
  最令人震撼得是美利坚猪肉2.5块钱一斤,我们13块钱一斤,如果能在国内完全复制美利坚的养殖技术,利润得多大?
  据说美利坚有一个养殖场,25个人养殖28万头牛……
  跨洋电话,听着老农们的叙述,姚恩均兴奋了,摩拳擦掌,整个人打鸡血似的亢奋,连剩下的钱都有着落了,老子要种地去!
  把美利坚的机械化、自动化种地模式也学过来,把人家那卫星导航,电脑操控,自动耕种的机器进口回来,承包一个县的耕地,我自己种大豆和玉米,搞他娘的。
  至于猪肉的销路,完全不用发愁,只要价格合适,他老姚几个电话下去,三晋所有五星级酒店,大型用肉企业都会给面子。
  不过理想很美好,实现却很难。
  老姚火速飞往美利坚一趟,把他老家清徐各大种植区的土壤收集起来,动用巨大人力物力,干嘛?
  给人家美利坚送土壤去了。
  用飞机空运种地的土疙瘩,老姚开了先河,把机场的人整得目瞪口呆。
  美利坚农民在计划种哪种作物前,会先在农场的每块土地上取出土样,送到土壤实验室进行检测。
  专家根据检测结果,会告诉他这块土地最适合种什么,需要多少化肥,产量大概是多少。
  每一块地的土样测试费大概是15美元。
  虽然花点钱,但是不会误种。
  同时对于化肥的使用也能把握得比较好,通过土壤化验,电脑测算,非常科学,产量会大大提高。
  这种土壤实验室,其实技术并不高,但我国一家都没有……
  主要还是意识问题。
  我国农民不会花这种冤枉钱给耕地看“风水”,因为没必要,家里一共就十亩地,不适合种大豆又怎么样?
  没得选啊。
  当然是什么价格高,就种什么。
  老美的工作效率很快,运过去不出三天,姚恩均受了当头一棒。
  三晋是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流失严重,土体疏松。
  再加上为了高产量,耕地常年过度施肥,送去的那些土只适合种土豆和红薯,其他都扯淡,收成不会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