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刀照雪 第39节(3 / 4)
龙渊剑的代价,已经太过沉重了。
***
金陵。谢家。
上首的太师椅之上,坐着一位鹤发鸡皮的老人。老人已年过七旬,看起来精神矍铄,双目隐含精光。若是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这位老人的体格其实很壮硕,只是因为上了年纪,所以看起来有点佝偻,却丝毫无损他慑人的威严。
这位老人正是谢家的家主谢俨。九年前稷都之乱之时,正是在这位老人的大力支持下,江南士族接纳北地衣冠南渡,重新另立朝廷,嘉平帝李杭才坐稳了南周皇帝的宝座,与北梁分庭抗礼。
当然老人的投资也获得了巨额的回报,如今的谢家已隐隐从江南首富一跃而成南周第一门阀,族中子弟多在朝中任职,老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足以牵动天下大势,甚至连嘉平帝李杭也不得不给这位老人面子。老人足不出户,已然是金陵城的无冕之王。
此刻,老人正轻呷盏中香茗,看着刚从蜀地回来的长孙。
谢王臣跪在地上:“爷爷,孙儿无能。龙渊剑被北梁淮北王慕容青莲所夺——”
“啪——”老人手中茶杯重重砸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你说什么——”
谢王臣额前冒出冷汗,小心翼翼道:“龙渊剑之事本就是北梁的阴谋。当年卓将军陨落之前,为了避免龙渊剑落入敌手,自断龙渊剑,龙渊断剑就一直落在北梁手中。北梁淮北王慕容青莲为了寻找将龙渊剑彻底修复的契机,改换身份潜入瀚海,取信于卓将军的女儿卓小星,放出要将龙渊剑归还给南周、并选择了广陵王李昶为龙渊剑之主的风声,引来我谢家与竟陵王的争夺。实则是要借卓姑娘之手,彻底修复龙渊剑……龙渊剑成之后,孙儿不小心中了慕容青莲算计,无力夺回龙渊剑,请爷爷责罚。”
谢俨冷哼一声:“我还听说你在岷江截杀李放,却功亏一篑。后来被慕容青莲所擒,还是李放救你,可有此事?”
谢王臣低头道:“不错。”
“废物——”谢俨头上青筋爆出,怒不可遏。
谢王臣壮着胆子道:“孙儿不知道爷爷为何对竟陵王有如此大的敌意。依孙儿观之,竟陵王文韬武略,机敏善谋,远胜广陵王。若是我谢家能与竟陵王联手,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岂非远远胜过扶持广陵王?就拿这次龙渊剑之事来说,若是我谢家与竟陵王联手,龙渊剑又岂会落入北梁之手……”
“住口——”
谢王臣只觉耳畔一凉,却见一方墨砚重重砸下,将他一身白裳染得漆黑,右颊一阵热辣,想是有鲜血流出。谢俨剧烈咳嗽起来,咳得几乎喘不过气。一旁的老仆连忙倒过茶水,小心翼翼服侍老人喝下。
谢王臣跪伏在地,不敢擦血,亦不敢再出一言。
良久,老人方缓了一口气道:“王臣,我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在孙子辈中,唯有你是最出色的,也得了我最多心血栽培,你却太令我失望了。”
谢王臣的头埋得更低了,他咬牙继续开口道:“爷爷,孙儿不明白……”
“不错,竟陵王这些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西府政务军事都井井有条,就连我谢家也插不进手。难道就只有你看出他远胜广陵王李昶,满朝文武都是聋子瞎子。”老人道:“可是陛下却迟迟未立太子,朝中弹劾他竟陵王的奏章却每日如雪片一样堆满陛下案前。”
“这……”
“竟陵王再怎么厉害,他的生母只是一个不知来历的女子,从小养在宫外。又怎比广陵王乃是皇后嫡子,从小陛下养在身侧。更不要说,皇后出身江南望族孟家,乃是如今士族执牛耳者。就算陛下不想着嫡庶亲疏之别,朝中大臣中士族终是主流,他们又怎么会选择一个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李放成为储君……”
谢王臣沉默了,他想了想道:“可是以我金陵谢家的能量再加上竟陵王西府的兵力,只要爷爷想扶持竟陵王,亦非不可能。”
“你错了。如果陛下真要立竟陵王为储君,我谢家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我谢家能有如今风光无限的财富与地位,正是因为我抓住了稷都之乱的机会,扶持嘉平帝成为南周之主。但此事可一不可再,一两代之后,谢家必将慢慢衰落。我让你辅佐广陵王李昶,因为李昶心比天高,能力却很是平庸,没有谢家的支持,他必无法成事。即使他将来登上那个万众瞩目的宝座,他仍然需要依仗你。可是竟陵王李放本就是天生卓绝的人物,即使谢家支持他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谢俨一双厉眼扫过谢王臣,冷冷道:“而你,又如何能掌控渊中之龙,为我谢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是,爷爷有没有想过选择了竟陵王,或许能更早结束如今南北对峙的局面,光复中原,复归一统?”
谢俨淡淡道:“那又如何。作为谢家的掌舵人,我首先要考虑的是谢家的利益。至于光复中原,南北一统在保障我谢家利益的条件之下我当然会支持,如若不然,又有何益?”
谢王臣心中一凉,又听到谢俨缓缓道:“你还年轻,一件两件事做错了没关系,但路要是走错了,可就再难回头了。这次的事情失败了,我可以不怪你。不过你要好好想想,谢家掌门人的位置是不是适合你……”
第64章 初入襄阳
船行了半日, 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渡口,李放移船靠岸,将沈嬛嬛扔下, 又采买了些物资,两人继续乘船东行。
一路向东,江面亦是越来越宽阔。卓小星自幼生长西北,从未见过如此汤汤大河, 一开始兴奋不已, 但习以为常之后,每日倒有大半时候在船舱中练功。李放也不打扰她, 只是到饭点才小叩门扉唤她出来。 ↑返回顶部↑
***
金陵。谢家。
上首的太师椅之上,坐着一位鹤发鸡皮的老人。老人已年过七旬,看起来精神矍铄,双目隐含精光。若是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这位老人的体格其实很壮硕,只是因为上了年纪,所以看起来有点佝偻,却丝毫无损他慑人的威严。
这位老人正是谢家的家主谢俨。九年前稷都之乱之时,正是在这位老人的大力支持下,江南士族接纳北地衣冠南渡,重新另立朝廷,嘉平帝李杭才坐稳了南周皇帝的宝座,与北梁分庭抗礼。
当然老人的投资也获得了巨额的回报,如今的谢家已隐隐从江南首富一跃而成南周第一门阀,族中子弟多在朝中任职,老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足以牵动天下大势,甚至连嘉平帝李杭也不得不给这位老人面子。老人足不出户,已然是金陵城的无冕之王。
此刻,老人正轻呷盏中香茗,看着刚从蜀地回来的长孙。
谢王臣跪在地上:“爷爷,孙儿无能。龙渊剑被北梁淮北王慕容青莲所夺——”
“啪——”老人手中茶杯重重砸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你说什么——”
谢王臣额前冒出冷汗,小心翼翼道:“龙渊剑之事本就是北梁的阴谋。当年卓将军陨落之前,为了避免龙渊剑落入敌手,自断龙渊剑,龙渊断剑就一直落在北梁手中。北梁淮北王慕容青莲为了寻找将龙渊剑彻底修复的契机,改换身份潜入瀚海,取信于卓将军的女儿卓小星,放出要将龙渊剑归还给南周、并选择了广陵王李昶为龙渊剑之主的风声,引来我谢家与竟陵王的争夺。实则是要借卓姑娘之手,彻底修复龙渊剑……龙渊剑成之后,孙儿不小心中了慕容青莲算计,无力夺回龙渊剑,请爷爷责罚。”
谢俨冷哼一声:“我还听说你在岷江截杀李放,却功亏一篑。后来被慕容青莲所擒,还是李放救你,可有此事?”
谢王臣低头道:“不错。”
“废物——”谢俨头上青筋爆出,怒不可遏。
谢王臣壮着胆子道:“孙儿不知道爷爷为何对竟陵王有如此大的敌意。依孙儿观之,竟陵王文韬武略,机敏善谋,远胜广陵王。若是我谢家能与竟陵王联手,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岂非远远胜过扶持广陵王?就拿这次龙渊剑之事来说,若是我谢家与竟陵王联手,龙渊剑又岂会落入北梁之手……”
“住口——”
谢王臣只觉耳畔一凉,却见一方墨砚重重砸下,将他一身白裳染得漆黑,右颊一阵热辣,想是有鲜血流出。谢俨剧烈咳嗽起来,咳得几乎喘不过气。一旁的老仆连忙倒过茶水,小心翼翼服侍老人喝下。
谢王臣跪伏在地,不敢擦血,亦不敢再出一言。
良久,老人方缓了一口气道:“王臣,我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在孙子辈中,唯有你是最出色的,也得了我最多心血栽培,你却太令我失望了。”
谢王臣的头埋得更低了,他咬牙继续开口道:“爷爷,孙儿不明白……”
“不错,竟陵王这些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西府政务军事都井井有条,就连我谢家也插不进手。难道就只有你看出他远胜广陵王李昶,满朝文武都是聋子瞎子。”老人道:“可是陛下却迟迟未立太子,朝中弹劾他竟陵王的奏章却每日如雪片一样堆满陛下案前。”
“这……”
“竟陵王再怎么厉害,他的生母只是一个不知来历的女子,从小养在宫外。又怎比广陵王乃是皇后嫡子,从小陛下养在身侧。更不要说,皇后出身江南望族孟家,乃是如今士族执牛耳者。就算陛下不想着嫡庶亲疏之别,朝中大臣中士族终是主流,他们又怎么会选择一个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李放成为储君……”
谢王臣沉默了,他想了想道:“可是以我金陵谢家的能量再加上竟陵王西府的兵力,只要爷爷想扶持竟陵王,亦非不可能。”
“你错了。如果陛下真要立竟陵王为储君,我谢家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我谢家能有如今风光无限的财富与地位,正是因为我抓住了稷都之乱的机会,扶持嘉平帝成为南周之主。但此事可一不可再,一两代之后,谢家必将慢慢衰落。我让你辅佐广陵王李昶,因为李昶心比天高,能力却很是平庸,没有谢家的支持,他必无法成事。即使他将来登上那个万众瞩目的宝座,他仍然需要依仗你。可是竟陵王李放本就是天生卓绝的人物,即使谢家支持他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谢俨一双厉眼扫过谢王臣,冷冷道:“而你,又如何能掌控渊中之龙,为我谢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是,爷爷有没有想过选择了竟陵王,或许能更早结束如今南北对峙的局面,光复中原,复归一统?”
谢俨淡淡道:“那又如何。作为谢家的掌舵人,我首先要考虑的是谢家的利益。至于光复中原,南北一统在保障我谢家利益的条件之下我当然会支持,如若不然,又有何益?”
谢王臣心中一凉,又听到谢俨缓缓道:“你还年轻,一件两件事做错了没关系,但路要是走错了,可就再难回头了。这次的事情失败了,我可以不怪你。不过你要好好想想,谢家掌门人的位置是不是适合你……”
第64章 初入襄阳
船行了半日, 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渡口,李放移船靠岸,将沈嬛嬛扔下, 又采买了些物资,两人继续乘船东行。
一路向东,江面亦是越来越宽阔。卓小星自幼生长西北,从未见过如此汤汤大河, 一开始兴奋不已, 但习以为常之后,每日倒有大半时候在船舱中练功。李放也不打扰她, 只是到饭点才小叩门扉唤她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