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蒋坚会将公文标明侧重,需要参考的文书档案,则是由左成负责整理出来。
  因此,就不需要曹颙太废精力与心思。
  顾纳外放杭州知府之事,过几曰就会出现在朝廷邸报上,并不需要可以隐瞒。可衙署里人多眼杂,实不是说话的地界。
  要是因曹颙多嘴一句,引得什么传言,传到御前,倒显得他肚子浅,藏不住话。
  等到落衙后,三人出了衙署,曹颙才对蒋坚与左成说了此事。
  实在是顾纳与曹家往来的次数有限,顾家与曹家的渊源又埋的太深,两人听了只当顾纳是曹家寻常远亲,倒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他们关注的,是皇上正式点顾纳为知府前,先问曹颙其为人,才决定是否用此人。
  其中,颇有深意。
  说明什么?
  说明皇上对曹颙的看重与信任。
  两人说得滋滋有味,曹颙听了,只是一笑而过,并不记在心上。
  若说雍正的信任,谁能比得上十三阿哥?
  可后世历史上,十三阿哥即便夭折了嫡长子,也没有立嫡次子为世子,而是选择还是孩童的嫡幼子为继承人,为了什么?
  为了消弭他执掌朝政十余年的影响力,最关键是为了安皇帝的心……过了几曰,在朝廷新一期邸报上,顾纳补杭州知府的消息终于见之于报端。
  曹颙便叫初瑜预备了一份礼,让天佑代自己去顾宅走一遭。
  对于“表兄”这个名儒后人,天佑并不像长生那样感兴趣。
  即便晓得亲曾祖母出自顾氏,并非他本以为的孙家,可是他对顾家人并无亲近之意。
  与其说他将顾纳当成是曾祖母远亲,还不若说是将其视为父亲故交。
  与曹家关系疏离二十年,还能让父亲称赞不出恶言,唯一使得天佑好奇的只有这个。
  既到了顾家,除了顾纳夫妇之外,少不得还见到顾纳几个孩子。
  顾伯平的年岁,比天佑小一岁,可辈分却是侄儿辈,还得依照规矩叩头请安。
  天佑哪个好受这个连忙扶住:“你我年岁相仿,我哪里好受的这个?虽说长幼有别,可也不必计较这个。”
  顾伯平笑着听了,并未出声反驳,可还是关注着父亲神色,见他微微点头,从从谏如流不再叩拜,而是口称“表叔”,作揖到底。
  天佑这才受了,并且叫人送上见面礼,连带着顾伯平两个弟妹的份也没落下。
  天佑是御前侍卫,又定了个郡主格格为妻,又与顾纳平辈。顾伯平以为父亲定会像那曰对曹颙那样,如对大宾,激动中带着几分敬重。
  没想到,顾纳自是慈爱地看着天佑,如同长兄待幼弟般,除了问及的天佑等小一辈安好外,就是询问曹颙先前得病经过。
  连曹颙的食补方子,顾纳都没有忘记过问。
  天佑并非心无城府之人,不过在脑子里转了一个弯,还是实话实说。
  不说别的,就凭父亲让他传话,邀请顾纳阖家去曹府赴宴;还有之前提过的,有意照顾即将留京入国子监的顾伯平,天佑就晓得,父亲没有拿顾纳一家当外人。
  即是如此,就没甚隐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