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别开玩笑,您能帮我解决什么?(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任老在送走杨兴国之后,就迫不及待的给他儿子打了个电话。
  “喂,儿子吗?”任老在电话里面问道。
  任正飞接起电话,听到电话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一时之间有点儿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最近的处境非常的惨,工作上的不顺心,令他生出了要跳槽的想法。
  可是跳槽也是需要资本的,他想要做点自己的事业,因为打工的话做得再好你是老板的。更何况他们这个单位的性质,做得再好也是国家的。
  这个时候他们的圈子里流行的一句话,官做得再高,也总要退休,退休之后,也还是一个老百姓。
  所以哪怕他累死累活的为这个家企业全心全意的服务,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让她随时随地的下岗。
  正因为看到了这种危机,再加上他本身不喜欢去讨好别人,不得领导喜爱,所以他才兴起的药辞职的想法。
  他知道他的这种性格,如果继续呆在公司里面,打工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打工要打得好,需要两个要素。
  一个就是要有耐心。只有能够在一家公司里面长久的呆下来,熬死同辈,拖死晚辈,赶走有能力的,如此才能轮到自己上位。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要厚脸皮。要敢于厚着脸皮去阿谀奉承别人,在国有企业,能力根本就不重要,只要领导看中你说你行也就行,说你不行也得行。如果你真的不行,那很简单,去找一个行的人来帮你干活。
  只要你懂得了这一招,你升上去之后动动嘴皮子就行了。正所谓领导碰碰嘴,下属跑断腿就是如此。
  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之下,这个时代的国企组织机构才会不断的膨胀,只到了90年代初,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格局,国家财政再也负担不起这么庞大的负担,因此国家才会痛定思痛搞一个集体下岗。
  可对于这种现象,任正飞是深恶痛绝的。他在部队里学到的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的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还记得她刚到单位的时候,因为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有自己的看法,然后就向领导提出来了。
  可是他的领导是这样子回答他的:只要我还在这个岗位一天,你就得按照我的规则来办事情,你有想法可以提,但是我有权利保留。
  于是他的建议就被束之高阁了,而他的领导却是个小心眼。领导认为任正飞跟他提意见,就是跟他过不去,因为这些规则是证明领导制定的,任正飞挑这个规则的毛病,就是在挑他的毛病。
  所以任正飞提出建议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却不小心的得罪了领导。
  从此以后,领导就经常给任正飞眼色看给他小鞋穿。最苦最累的活总是第一时间派给他,可对于评优评先,却从来没有他的份。
  任正飞在里面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总算是摸透了他领导的脾气,哪怕他再木讷,至少从侧面也摸索到了一些,因为总有一些旁人看不下去会对他说一些指点的话。
  因此他深刻的明白,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他是没有前景的,所以他就开始兴起了,要跳槽的想法。
  他其实不想让老人家知道她的这个,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家也知道了。
  在他想来应该是他的媳妇告诉老人家,毕竟老人家在帮他带孩子,媳妇想念孩子的时候,就会给他们打电话,话里话外多多少少会透露出一些。
  这个时代的人对呆在体制内有一种特别的眷恋情感,一旦想到自己想要离开体制,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像是患得患失一般吧,生怕出来的之后会失去国家的保障,更害怕出来之后,万一一事无成,再也没办法回去了。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之下,人不可避免地会向身边的人传递出细微的信息。
  任老是人老成精,六七十年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再加上他本身就是语文老师,对于语言的揣摩更是非常的专业,马上就从媳妇的字里行间猜测到了任正飞的意图。
  只不过他知道自己也没办法帮上儿子,所以平时一直都不出声。可是他不出声,并不代表他不在意。要不是这一次,杨兴国提起来,他还真的不会说。
  正所谓虎毒还不食子呢,每一个父母都是为了子女好,在杨兴国承诺能够为任正非提供资金支持之后,他就第一时间的给任正飞打了电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