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 第98节(3 / 4)
两千块的茶叶也没多少,一共也就三四百斤,工人帮忙把茶叶和包装盒都给装到吉普车上了。
许沁打开后面的车门,“黄科长,你们也快下班了吧,为了表示感谢,我请你吃个饭吧!”
今年风调雨顺,年景算是很好,明前茶产量很高,明后茶就更多了,各个茶叶厂明明备货很足,但有三个茶叶厂直接高傲的把她们拒之门外,说对私不批发,还有一个厂子要按照零售价卖给他们,而且还很大脸的要求工业票,态度最好最主动的,就是黄科长这一家了。
销售员吓了一跳,看了看四周赶紧钻上车说道,“不要乱讲,我可不是科长,喊我老黄就行了,去哪里吃,楼外楼?”
回到北京,从火车站把两千米丝绸布料拉回来,把齐家军曾经住过的东厢房给收拾出来,许沁就把两个老师傅请到了家里。
一个师傅姓温,今年六十多岁,以前在公私合营的裁缝店工作,另一个师傅姓马,也是六十多岁,以前也是在公私合营的裁缝店工作。
何大姐和郭大姐小心翼翼的把一匹匹丝绸放到旁边的架子上,两位老师傅都挺激动,温师傅说道,“真是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和丝绸打交道!”
他以前在单位是有名的大师傅,以做中山装出名,听说还给领导人做过衣服呢,但很少有人知道,温师傅最擅长的不是中山装,而是旗袍。
马师傅小心的用手摩挲着光滑的面料,“可不是的吗,说起来,这所有的衣服,还是真丝穿着最得劲儿!”
许沁笑着拿过来一沓图纸,“温师傅,马师傅,这是我设计的所有款式,您二位帮着选一下款式。”
最上面几张都是旗袍,款式中规中矩,既不是很短的改良式,开叉也并不高。
温师傅仔细看了看,点点头,“不错。”
旗袍这种衣服,本身已经将女性的曲线美突出到极致了,越是普通的款式,越容易穿出彩来。
而且还有华贵的真丝面料加持。
马师傅看得是几张睡衣草图,也觉得不错,款式十分简介大方,但有点遗憾的是,竟然都没有男款的。
他和温师傅都一个大师傅教出来的,他也很擅长做真丝面料的服装,唯一不同的是,温师傅早年家境贫寒,他却是大师傅的小儿子,家里条件不能说多好,但真丝的衣服是从小穿到大。
这都多少年了,他心心念念想弄一套真丝睡衣穿。
但北京根本没有卖的,友谊商店倒是有,得要外汇券,他没地方去弄,让别人从外地捎吧,他又总怕出事儿。
前几年闹得凶的时候,很多人家的旗袍,真丝服装都被抢走给烧了。
马师傅小心翼翼的问,“小许同志啊,这睡衣,咋没有男款的?”
许沁一愣,笑道,“是我疏忽了,前面有两款是可以男女同款的,马师傅,要不,您给出个样子?”
马师傅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绘图功夫也很不错,他点点头,“成。”
别看两位师傅年龄都不小了,身体都挺好,眼不花耳不聋,就住在后海附近,每天早上都去公园练气功,干活儿手头挺快,何大姐和郭大姐不忙,时不时过来打下手。
很快,第一批衣服做出来了,有旗袍也有睡衣,还有重磅真丝做成衬衫和连衣裙,林林总总挂满了衣架。
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光是看着,就特别诱人了。
何大姐说道,“咱们这衣服,这么好的面料,还有两位老师傅的手艺,保准一挂到前门铺子里,就会被一抢而空!”
此时,许沁正在前门租下的门头房里。
原本破破烂烂的屋子,经过一番修整,变得焕然一新了,屋顶修好了,门窗全部都换了,四面墙粉刷得雪白,原来挺糟心的黄泥地面,铺上了漂亮的瓷砖。
这瓷砖是郑立方托人,费了两道关系才买到的。
许沁很满意,“小郑,真的是太谢谢你了,你这活儿干得质量挺高。” ↑返回顶部↑
许沁打开后面的车门,“黄科长,你们也快下班了吧,为了表示感谢,我请你吃个饭吧!”
今年风调雨顺,年景算是很好,明前茶产量很高,明后茶就更多了,各个茶叶厂明明备货很足,但有三个茶叶厂直接高傲的把她们拒之门外,说对私不批发,还有一个厂子要按照零售价卖给他们,而且还很大脸的要求工业票,态度最好最主动的,就是黄科长这一家了。
销售员吓了一跳,看了看四周赶紧钻上车说道,“不要乱讲,我可不是科长,喊我老黄就行了,去哪里吃,楼外楼?”
回到北京,从火车站把两千米丝绸布料拉回来,把齐家军曾经住过的东厢房给收拾出来,许沁就把两个老师傅请到了家里。
一个师傅姓温,今年六十多岁,以前在公私合营的裁缝店工作,另一个师傅姓马,也是六十多岁,以前也是在公私合营的裁缝店工作。
何大姐和郭大姐小心翼翼的把一匹匹丝绸放到旁边的架子上,两位老师傅都挺激动,温师傅说道,“真是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和丝绸打交道!”
他以前在单位是有名的大师傅,以做中山装出名,听说还给领导人做过衣服呢,但很少有人知道,温师傅最擅长的不是中山装,而是旗袍。
马师傅小心的用手摩挲着光滑的面料,“可不是的吗,说起来,这所有的衣服,还是真丝穿着最得劲儿!”
许沁笑着拿过来一沓图纸,“温师傅,马师傅,这是我设计的所有款式,您二位帮着选一下款式。”
最上面几张都是旗袍,款式中规中矩,既不是很短的改良式,开叉也并不高。
温师傅仔细看了看,点点头,“不错。”
旗袍这种衣服,本身已经将女性的曲线美突出到极致了,越是普通的款式,越容易穿出彩来。
而且还有华贵的真丝面料加持。
马师傅看得是几张睡衣草图,也觉得不错,款式十分简介大方,但有点遗憾的是,竟然都没有男款的。
他和温师傅都一个大师傅教出来的,他也很擅长做真丝面料的服装,唯一不同的是,温师傅早年家境贫寒,他却是大师傅的小儿子,家里条件不能说多好,但真丝的衣服是从小穿到大。
这都多少年了,他心心念念想弄一套真丝睡衣穿。
但北京根本没有卖的,友谊商店倒是有,得要外汇券,他没地方去弄,让别人从外地捎吧,他又总怕出事儿。
前几年闹得凶的时候,很多人家的旗袍,真丝服装都被抢走给烧了。
马师傅小心翼翼的问,“小许同志啊,这睡衣,咋没有男款的?”
许沁一愣,笑道,“是我疏忽了,前面有两款是可以男女同款的,马师傅,要不,您给出个样子?”
马师傅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绘图功夫也很不错,他点点头,“成。”
别看两位师傅年龄都不小了,身体都挺好,眼不花耳不聋,就住在后海附近,每天早上都去公园练气功,干活儿手头挺快,何大姐和郭大姐不忙,时不时过来打下手。
很快,第一批衣服做出来了,有旗袍也有睡衣,还有重磅真丝做成衬衫和连衣裙,林林总总挂满了衣架。
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光是看着,就特别诱人了。
何大姐说道,“咱们这衣服,这么好的面料,还有两位老师傅的手艺,保准一挂到前门铺子里,就会被一抢而空!”
此时,许沁正在前门租下的门头房里。
原本破破烂烂的屋子,经过一番修整,变得焕然一新了,屋顶修好了,门窗全部都换了,四面墙粉刷得雪白,原来挺糟心的黄泥地面,铺上了漂亮的瓷砖。
这瓷砖是郑立方托人,费了两道关系才买到的。
许沁很满意,“小郑,真的是太谢谢你了,你这活儿干得质量挺高。” ↑返回顶部↑